李連柱有個理論,企業家就要善於“為員工挖洞”,不斷為其成長提供發展的空間。盡管圓方軟件在家具行業舉足輕重,賺錢也不少,但無論是企業網站還是行業網站,他都希望為聚集的人才找到更大的發展平台,這也是他一直“不安分”的原因。在上海,他甚至與夥伴們商量開一間櫥櫃店。每次嚐試雖然沒有賺到錢,看似在多個領域艱苦探索並沒有獲得成功,但他依然樂觀,從沒有灰心絕望過。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難道還有其他原因嗎?
——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辦人史蒂夫·喬布斯
通過直銷、發展經銷商、代理商、辦培訓學校等方式,圓方軟件在國內裝修軟件市場的占有率高達90%以上,成為中國家居產業IT技術服務的領先品牌。但即使如此,憑借軟件銷售,圓方軟件公司2004年的銷售額僅為3000萬元,這個行業的市場容量非常有限。
2000年至2003年,圓方軟件公司又陸續擴充產品線,先後進入櫥櫃、衣櫃、衛浴、建材、陶瓷、窗簾布藝等家居產業銷售端設計軟件市場,但縱使中國房地產市場及裝修市場異常火爆,那些家居建材的老板們對購買為他們量身定做的家裝設計軟件卻沒有多大興趣。賣一款軟件雖然隻有萬把塊錢(有時打折甚至免費贈送),但都會有無數次的碰壁。
20世紀80年代曾有一句話說“搞導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說的是當時智力倒掛的狀況,但近20年過去了,搞軟件的還是不如做銷售的!這對李連柱和他的夥伴們是一種強烈的刺激。他在北京的一個做銷售的經理被挖到一家銷售規模數億的家居企業任營銷總監,不但收入倍增,而且幹得如魚得水!
“那些家具製造業的老板們,根本不認為會需要用這種終端銷售軟件來做營銷,他們不認可軟件的商業價值。”李嘉聰在接受某報記者采訪時說,“我們在推銷軟件的過程中,發現雖然市場空間巨大,卻不得不承受教育市場的負擔。既然如此,為何我們不自己將這種模式先做起來?”
於是,圓方軟件公司的幾位股東便決定投資組建“尚品宅配”,試水家具業。
“我們的智力不比別人差,甚至更強,我們的軟件用過的都說好,為什麼銷售軟件還要看這些老板們的臉色?”憋了一口氣的李連柱和主要高管們商量後決定再“不務正業”一次,決定換個思路,不再費那麼多“口舌”,而是“用事實說話”,自己開店進入家具市場,而且一開就兩家!
他們的想法是:把虛擬軟件與實際家具銷售結合起來,先用軟件免費給消費者提供裝飾方案,接著利用這個平台向消費者“賣家具”,並且是“個性化定製家具”。
當時這兩家店並不起眼,甚至開店的人也沒想到他們已開始顛覆家居行業。
如今,尚品宅配成為中國家居行業的一個“異類”的同時,也成為一個獨樹一幟的標杆,令家居業界、家裝業界和社會各界驚歎不已。已成為尚品宅配董事長的李連柱自己也沒想到,當年不安分的自己隻是為了賣設計軟件而開的實驗店,卻開啟了一扇如此宏大的事業之門,建立了一種如此備受矚目的“尚品模式”!
當年“不務正業”的星星之火,卻是成為後來“燎原”的深層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