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老大”是我同學 “誰是我的守護天使?”
很明顯的,公司不可能比員工成長得更好或更快。
——美國廣告業巨頭李奧·貝納
創業艱難百戰多。許多員工至今記得尚品宅配剛開始運作時候的情景,招商布展大家一起上,不分身份,不分你我,總經理、總監親自動手,甚至為了省一千塊錢幾個人在郵局忙活大半天。
李鵬說創業初期確實很累、很辛苦,但是我覺得非常快樂,那時候大家在一起像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一樣齊心協力,不計較個人得失。
現在的尚品宅配雖然名氣大振,但公司依然保持著濃濃的創業精神,加上推行的競賽文化激勵大家你追我趕,拚命向前衝,身體雖然很累,但心情快樂。這是為什麼呢?
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一個“守護天使”,她(他)會在你不知道的情況下關注你,給你溫暖和鼓勵。
“守護天使”其實是尚品宅配推行的“家文化”的一個遊戲活動。
每到年底春節前的那段時間,訂單基本結清了,市場活動也基本停止,在外麵跑市場的人員都陸續回來,這是公司員工一年裏真正可以集中在一起的時段,大家就會借機開展這項活動。
大家集中之後按片區分組,一組二三十個人,每個片區選一個人當“聖母”——“聖母”是平時跟大家關係都比較好、大家都認識的人。然後活動開始,所有人的名字寫在紙上並放在一個箱子裏,每個人抽簽,簽上寫的名字就是你的“主人”。活動規定,在未來一個星期裏,你要關心“主人”,對他好,比如天氣冷了,你可以發一條短信提醒“主人”添加衣服,每天給主人買早餐或下午茶。這些關心由“聖母”作為中介來傳遞。
守護天使活動
你抽到的“主人”,可能是另一個部門的人,你不熟悉或根本不認識,對他沒有一點了解,如何關心他呢?這個時候,你要通過各種途徑了解“主人”的喜好,可以問“聖母”,也可以問別人。
每個人都有“主人”,每個人自己也是別人的“主人”。主人通常不會知道誰是他的“守護天使”在關心他,隻有這個片區的“聖母”知道。這個“聖母”角色是很難當的,他(她)可能會很忙,因為桌子上每天有一大堆東西等著她送出去給各個主人。
這是個階段性的活動,持續一個星期到十天左右。活動期間,每個人每天幾乎都會有強烈的新鮮感和興奮感,因為你會感受到關心,有人給你買花,買早餐……當然也有人惡搞,比方送你一個馬桶,或送一個會咬人的玩具。那段時間由於沒有太多具體工作,大家的心思都在這上麵,每天興奮地談論你收到了什麼禮物,我的禮物是什麼,猜猜“誰是我的守護天使?”。
答案在年會的那一天揭曉,這個時候“主人”要給“守護天使”回送一份禮物。
“那段時間是同事們拉近彼此距離的最好時機,因為這個活動,家的氛圍更濃了,而且我們都覺得超級溫暖。”黃豔芳說,由於公司提倡競賽文化,一年的時間裏大家一直在比賽奔跑,這時突然有如此柔軟的東西,製造出了很多的溫馨和歡樂,關鍵是他們每年都堅持這個活動。
家的感覺,也來源於公司給予了大家很多溫暖。有一件事令郭子騫至今回憶起來仍然感動。2007年12月,他帶著市場部十幾個人在河南市場奔波。當時正值降溫刮風,他都沒注意到李連柱董事長打了好幾個電話發了幾條短信,後來終於接通了,那邊是李連柱的責問:“打你那麼多電話為什麼不接?作為部門經理你想過沒有,跟你一起工作的十幾個同事他們怎麼樣?你有沒有發信息問候他們?”後來,他才知道,因為當時打不通自己的電話,“老大”李連柱從行政部那裏要了這些人的電話,一個一個發信息過去讓大家注意身體。
當時李連柱給了郭子騫一個命令:“郭子騫你要記住,每個星期至少要給你的下屬員工發一次短信,問候他們在外麵的身體怎麼樣,當然也要注意你自己的身體。”
這種關心已然成為尚品人的習慣。2012年3月,郭子騫做了個手術。住院期間,很多同事發信息問候,有本部門的,也有其他部門的,李連柱親自打電話叫他多休息幾天。
2012年下半年,李連柱開始思考把精力放在工廠上,他對工廠的管理者說:“我們尚品是一個家,工廠的工人也是我們兄弟姐妹,他們也是有尊嚴的,你們不能把他們當農民工對待,要考慮好如何讓他們多幹活,好幹活,雙手創造好生活!”他建議每周在工廠放映一場電影,不斷改善工廠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