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自由艱難行(3)(1 / 3)

他們緊靠岸邊蓋了簡陋的棚子,光線很暗,鐵絲網把犯人和探望的家屬分開。他們把納爾遜帶到這裏。在半個小時當中,我必須一直站在對麵跟他說話,沒有地方坐。我隻能看到他的輪廓。我們必須大聲喊才能聽見,而白人看守一直站在旁邊,確實令人難堪。

曼德拉和溫妮終於見到自己日夜牽掛的人,兩個人都很高興。但誰也沒料到,更大的暴風雨在等待著他們。

利劍回鞘

曼德拉入獄之後,當局對社會的動蕩越來越恐懼,不斷頒布相關法律,重罰一些“不安分”的人。

1963年5月1日,當局頒布比《鎮壓共產主義法》更為嚴苛的法律——《90天拘禁》,這項法律規定,警察可以不經過審訊而扣押、單獨拘禁、監禁嫌疑人90天,在嫌疑人麵臨審訊時,這一期限還可以被延長,直到當局得到滿意的答案為止。

這項法律還規定,那些已經刑滿釋放的政治犯如果悔改不夠深刻,可以立即再次監禁,這條法律是針對羅伯特及曼德拉等人的。其中,羅伯特在服完3年的刑期後,由於“不服從管教”,立即被轉送到羅本島,在那裏他被單獨囚禁在一個小牢房中。

這激起了很多人的抗議,尤其是“民族之矛”的成員。

從曼德拉被捕之後,“民族之矛”在西蘇魯和雷蒙德的領導下,繼續開展武裝鬥爭。各個小分隊在另一名破壞專家喬·莫迪斯的率領下,經常在政府眼皮子底下神出鬼沒,主要的活動是破壞政府辦公機構,剪斷電線,使約翰內斯堡、德班等地的政府通信中心陷入中斷。

在曼德拉被捕後的短短2個月中,“民族之矛”的成員已經采取了大約200次行動。

“民族之矛”的神出鬼沒讓當局大為頭疼,很多報紙都在讚美“民族之矛”。在廣大黑人的讚譽中,“民族之矛”的領導人也有些飄飄然了。

為了最大程度地對南非當局進行打擊,最高指揮部製訂了一項被稱為“馬伊布耶行動”的方案。方案中提出“政府僅向人民提供了一種選擇,那就是用武力和暴力推翻它”,這一行動方案要求開展遊擊戰,擴大破壞活動的範圍,並提出了借助外國力量來加速這種破壞活動。

同時,方案提出在鄉村隱蔽地區培訓人員,以支持遊擊戰爭。同時在伊麗莎白港、德蘭士瓦西北部和東開普的西北部等地選擇了一些攻擊目標,進行全國範圍內的破壞,以造成最大限度的破壞和混亂。在擴充人數方麵,方案提出“民族之矛”的成員將增加到8000人。

這個方案的最大疏漏是低估了當局的能力,也高估了外援和自己的能力。

果然,針對日益增多的暴力事件,當局加大了搜捕力度。當局首先懷疑的就是非洲人國民大會,就圍繞著這個進行搜索,同時派出大量間諜,滲入到各個地方。

果然,1963年7月,“民族之矛”的重要成員烏伊西利被捕了,他屬於東開普地區的一支小組。

圍繞著他,警察嚴刑逼供,一批又一批成員被牽扯進來。在1963年7月11日,“民族之矛”遭受重創,西蘇魯和其餘成員在約翰內斯堡外的一所房子中被抓獲,而這所房子正是曼德拉當年搞地下鬥爭住過的,隨後又有3名重要成員因受牽連而被逮捕。

順藤摸瓜,“民族之矛”的所有成員全部被抓獲。為免夜長夢多,當局立即著手準備利沃尼亞審判,將他們治罪,解決心頭之患。

新一輪的法庭戰鬥

當當局發現了“民族之矛”與曼德拉的關係後,立即就將他從羅本島轉到比勒陀利亞監獄。當時,曼德拉已經與外界隔絕了9個月,對這9個月內發生的事情,曼德拉一無所知。可是,當他在比勒陀利亞監獄看到西蘇魯、姆貝基、姆赫拉巴等戰友時,立刻明白了。他顧不得這些原因,不顧警察們的阻攔,立即與他們熱情地擁抱。他們相顧無言,隻是緊緊地握著手,像幾年前經曆的那場審判鬧劇一樣,互相鼓勵,準備著一場新的唇槍舌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