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二度風流(2 / 3)

政治上懶惰,心力耽於佛法。李煜怎麼也沒想到,他為此虔誠一生,並篤信能濟世救人的佛法,在最後竟是被敵方抓住並被對手一擊致命的喉結。

綠衣小周後,風華無勝

李煜和小周後婚後,小周後正式登上後位,和李煜過著奢侈糜爛的生活。

筆者很想用“荒淫無度”這個詞來形容這個時期的李煜,南唐雖然沒有商紂的酒池肉林,卻能借著夜明珠之光令黑夜亮若白晝。這樣的奢侈腐敗,和商紂有什麼區別?

娥皇在世時,李煜還算是本分的,對南唐政治基業雖無功勞可也有幾分苦勞。李煜即位第一年還知道在取悅討好宋朝之時,對宋朝加以防範。他任命黃延謙為武昌軍留後,任命韓王從善為司徒兼侍中兼諸道兵馬副元帥,鄧王從諡為司空兼南都留守;另外,他還特設立龍翔軍以教水戰。李煜下令教練水軍,他看重南唐具有優勢的水軍,雖是立足於保住南唐的半壁江山,但對於防禦宋朝進攻,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李煜即位第二年,他將南唐名將林仁肇提升為神武統軍,提升休敬洙為左武衛上將軍。他還將寧國軍的統帥換了兩次,先是換上朱匡業,後來對朱匡業感到不放心,派去了林仁肇。

李煜即位第三年,宋出師平荊南。李煜在討好宋朝之餘,也為南唐朝堂做了些事。他提升老臣遊簡言為右仆射,史書言他“國家事非其任者,未常肯言”。

李煜在娥皇逝世這一年,還發行了鐵錢,他本意是為了改變李景通在位時偽幣盛行的局麵。而且鐵錢在最初實行的時候效果還算不錯,偽幣盛行是後話。

李煜繼位第八年和小周後成婚;第九年開始沉迷於佛法且不理朝政;第十年、第十一年都大規模修建寺院,弘揚佛教……

列舉這些事實不是想昭示小周後有罪誤國,將吳國滅亡歸咎西施,商朝滅亡歸咎於妲己,周朝滅亡歸咎於褒姒“紅顏禍水”和“紅顏誤國”的說法都是不正確的。

小周後的確風華絕代,此時將近二十的年紀,令她兼具少女的甜美和少婦的嫵媚。在與李煜目光交彙和溫柔纏綿中,小周後都能以自己獨有的溫存安撫這個性情溫和且內心苦悶的末路君王。而李煜,注定在小周後為他做的繭中越陷越深。

他們的交往,從第一天起就是狂暴如風的。溫柔的抵死纏綿,熾熱的呼吸交彙,二人的世界裏不存在“相敬如賓”及“舉案齊眉”的字眼。

小周後正式成為皇後之後,滿心歡喜地向工部下懿旨,令有司在她與李煜初次約會的移風殿建了一座大花房。花房內以設各式造型獨特且價格不菲的盆缽,栽種各類名花香草,花房外設以越州的秘色瓷。秘色瓷有“奪得千峰翠色來”的讚譽,在唐代盛極一時,名聲可和“唐三彩”相比。今人僅得的幾隻秘色瓷,是從唐朝一地宮深處發掘的。秘色瓷的製造技術,現代技藝無法企及。小周後將這種名貴瓷器擺滿內房、梁棟、柱和階砌,這是多麼的奢侈呀!布置得當後,小周後右手牽著李煜的手;左手掩著李煜的眼睛,將李煜引入花叢。

李煜尚未入內,就被花香沁的心曠神怡,他根據花香逐個逐名地叫出名字。小周後放開手的一瞬間,他被眼前的景色驚呆了。

花團錦簇,花香氤氳,秘色瓷瓶散發著瑩瑩如翡翠的透亮。他宛如登臨仙境,一時回不過神。待小周後盈盈嬌小驚醒了他,他忍不住拊掌誇張。當即揮毫,將花房命名為“錦洞天”。李煜仔細地打量這座花房,細細品賞。後苑花叢,小周後特意令人修建幾處僅能容納二人對坐的小巧花亭。頂蓋、四柱和底座,均以紫檀木作架,以銷金紅羅罩壁,白銀釘玳瑁嵌壓。又以綠鈿刷隔眼,糊以紅羅。李煜對小周後用心安排感動不已,心裏歡喜得很。由此更加寵愛小周後了,此處“錦洞天”更是帝後二人銷魂的金窟。

小周後除卻喜歡翠色的秘色瓷,還喜愛別的綠色。她所穿的衣裝,多為青碧。小周後喜穿綠衣,頭綰高髻,群裾飄揚。如天外飛仙,飄逸絕塵。引得妃嬪宮女紛紛效仿,爭穿碧色衣裳。宮女們為追求得到心儀的綠衣,不惜親自動手染絹帛。有一個宮女,染成了一匹絹,曬在苑內。夜間忘了收取,被露水所沾濕。第二天一看,顏色卻分外鮮明。李煜與小周後見了,都覺得好。此後妃嬪宮女,都以露水染碧為衣,號為“天水碧”。這種綠色布匹後來傳至民間,民間百姓也爭相效仿。後民間有傳言說這是宋太祖趙匡胤攻打南唐的預兆,因為趙匡胤是天水人,而“碧”字又諧音於“逼”字。

小周後素喜焚香,自己心思細密。愛製焚香器具,探索焚香方法。小周後每天垂簾焚香,滿殿香氣嫋嫋。可惜安寢時帳中不能焚香,這使小周後非常苦惱。一日,小周後坐於帳中,忽的靈光一現。她想到用鵝梨蒸沉香,置於帳中。香氣散發出來,其味彌漫一股甜香,令人心醉,小周後為這種香取名為“帳中香”。

小周後愛發明,李煜也是發明家!他搗鼓著將茶油花子製成花餅,大小形狀各異。令宮嬪淡妝素服,縷金於麵。用花餅施於額上,名為“北苑妝”。妃嬪宮人,自李煜創了“北苑妝”以後,一個個去了濃妝豔飾,都穿了縞衣素裳。鬢列金飾,額施花餅。行走起來,好似廣寒仙子一般,別具風韻。

李煜與小周後還研究出新的製茶方法,即將茶乳做片,製出各種香茗。烹煮起來,清芬撲鼻。李煜將外夷所出產的芳香食品,通統彙集起來。或烹為肴饌,或製成餅餌,或煎做羹湯。多至九十二種,皆是芬芳襲人,入口清香。李煜對於每種肴饌,親自題名,刊入食譜。命禦廚師將新製食品配合齊全,備下盛筵。召宗室大臣入宮赴筵,名叫“內香筵”。

李煜和小周後最奢侈的莫過於夜間不點蠟燭,他和小周後的宮殿懸掛滿了夜明珠,大的如玉碗,小的也有雞蛋大。到了晚上,夜明珠放出的光如同白晝。宮殿內無須蠟燭,也防止蠟燭煙熏擾了一室清香。

取寵邀幸,蔚成風氣

小周後和李煜的生活風流,一花引得百花開。宮中爭寵之風,蔚為一時。

小周後是十分厲害的人物,她對宮娥爭寵打壓得很厲害。在她的高壓政策下,宮中的美人沒法得到相應的名分。對於那些心懷怨憤的妃子,小周後不是施展辣手使之臣服,就是直接差人遣送出宮。最典型的是幼年就入南唐宮廷、大周後十分欣賞的知書達理的黃保儀,也要在小周後麵前卑躬屈膝保全自己。

黃保儀父親黃守忠是楚國軍中的一員勇將,李景通在位期間,其父在和南唐軍交戰中喪生。當時黃保儀為南唐大將邊鎬所得,邊鎬將她帶入南唐王宮,獻給李景通。黃保儀在宮中逐漸長大,姿色日益出眾。李煜即位後,受封為“黃保儀”。她一方麵喜歡書法字畫;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投李煜所好,悉心研究書畫,苦練書法。她的書藝達到一定境界,為李煜和娥皇賞識。李煜令她典守宮中不少的圖籍墨帖,甚至包括罕見珍稀的孤本、善本,以及曆代書法名家真跡。

宮娥流珠,可以說是娥皇的知己,她和娥皇一樣彈得一手好琵琶。她懂娥皇所做《邀醉舞破》和《恨來遲破》之音,類似子期能辨伯牙所奏為高山巍巍還是流水迢迢。娥皇病歿後,此曲逐漸為人淡忘。隻有流珠念念不忘,日日彈奏。李煜每憶及娥皇,便會傳召流珠,令她彈奏娥皇所做《邀醉舞破》和《恨來遲破》。流珠不僅習得娥皇技藝,還得娥皇神韻。凝眉螓首之時,顧盼猶存娥皇之態。李煜醉心於琵琶,迷失在流珠眼神中。每每此時,他都會留下她,共入鴛鴦帳。

宮娥秋水,當從這名字看,實在沒什麼稀奇的,平常得很。她為了討得李煜歡心,便以王勃《滕王閣序》中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來解釋自己名字的“內涵”,標榜自己是個知書達理的女性。她見李煜和小周後在“錦洞天”嬉戲,逍遙自在,遊弋花間,心有所感。第二日,她便在鬢上插上精心編織的花環,香味縈繞,花枝招展。惹得蝴蝶款款,也引得李煜駐足輕歎,“好一個秋水,果真是‘秋水共長天一色’!”

宮娥薛九也如宮娥流珠通過曲藝來引起李煜的注意,流珠演繹的是娥皇的曲子,薛九演繹的是李煜填詞的《嵇康曲》。她的唱腔圓潤,又別出心裁。仿效娥皇,創編舞曲《嵇康曲舞》。李煜見她唱得瀟灑,舞得亦是風流。將嵇康的不羈於世之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不由得對她刮目相看。南唐亡國後,薛九流落洛陽教坊賣藝。經曆亡國之痛和人世滄桑,又滿懷對李煜的思念和哀歎。其曲調日臻純熟,催人肺腑。宋人錢易《嵇康小舞曲》雲:

薛九三十侍中郎,蘭香花態生春堂。

龍蟠王氣變秋霧,淮聲哭月浮秋霜。

宜城酒煙羈口腹,與君強舞當時曲。

玉樹遺詞莫重聽,黃塵刷鬢無前綠。

我聞襄陽白銅鞮,荒城古豔傳幽悲。

淒涼不抵亡國恨,座中苦淚飛柔絲。

洛陽公子擎銀觴,跪奴和曲生幺光。

茂陵旅夢無春草,彤管含羞裁短章。

宮娥喬氏知曉李煜嗜佛成性,也學習南唐一些趨炎附勢的官員潛心修習佛法,以求博得君王一幸。她不辭辛苦,數年如一日,埋頭繕寫佛經送交李煜禦覽。李煜看她抄寫的佛經,字字用心。想來辛苦不尋常,他也親手書寫了份《般若心經》一卷回贈。喬氏得到李煜的手抄佛經後,欣喜若狂。常攜帶左右,奉為至寶。南唐滅亡後,她也和宮娥薛九一樣,對李煜一往情深,念念不忘。李煜被俘入宋後,喬氏始終不離不棄,也被宋軍帶往汴梁。李煜的那卷手抄佛經也被她攜帶身側,視若珍寶。李煜死後,她迫於壓力,也是為了更好地保全佛經,她才戀戀不舍地將李煜手抄的佛經捐贈給相國寺。交付之前,她還在佛卷卷末題跋:“故李氏國主宮人喬氏,伏遇國主百日,謹舍昔時賜妾所書《般若心經》一卷在相國寺西塔院。伏願彌勒尊前,持一花而見佛。”喬氏對李煜情深意重,李煜和她的感情應該可以上升為精神戀愛。李煜宣召喬氏,更多的不是臨幸於她,而是邀她一起談論佛理,共解禪機。蠟炬成灰之時,二人並非衣衫不整或發髻鬆鬆,更非一夜繾綣纏綿和放浪形骸。二人都是恭敬閉目,虔誠求佛,探尋佛家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