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4章 正氣長存於人間(2 / 2)

1278年,被南宋最後一位皇帝封為少保、信國公的文天祥在廣東潮陽五坡嶺與元軍的戰鬥中,由於力量懸殊,最終被俘,開始了他人生中長達三年的囚牢生活。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漂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裏歎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懷著必死的信念,文天祥頸項手足被捆,被一路羈押到大都。有的文人義士寫祭書,希望他一死全節。正氣盈身的文天祥在那“室廣八尺,深可四尋”的陰暗牢房裏,“養吾浩然之氣”,以一氣抵牢內七氣,用如椽的筆,寫下了不少“牢愁”詩。“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表達他國雖亡,正氣猶存;身將死,雄心不滅的悲壯之情。

忽必烈曾問群臣“南北宰相孰賢?”群臣皆曰:“北人莫如耶律楚材,南人莫如文天祥。”其實,忽必烈是明知故問,他已有收文天祥為臣的想法,才有文天祥三年的牢獄生涯,並演出了一幕幕勸降的活劇。先是南宋已降宰相留夢炎,遭到了文天祥的羞辱。次是被擄的恭帝,豈知文天祥一見恭帝,求帝重返江南重拾河山,年幼的恭帝見狀沒了詞。文天祥忠於祖國和民族之心,昭然可見。再是元重臣阿合馬來到牢房勸降,並對左右說:“此人生死由我。”文天祥怒斥阿合馬:“亡國之人,要殺便殺,道什麼由不由你。”最後,忽必烈親自勸降,以降之則授他為元宰相為誘餌,亦被文天祥婉言回絕。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義。之後,人們發現了他藏在身上的《衣帶讚》,寫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踏出文廟,耳邊仿佛響起那驚天地,泣鬼神的《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文天祥為我們展開了齊太史,董狐,張良,蘇武,諸葛亮等十二位一身正氣的先賢的壯麗畫卷,為我們唱響了一曲回腸蕩氣的正氣歌,我們在這英雄的名冊上,應用濃墨重彩添上一個英名——文天祥。

讓正氣長存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