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分吃人參果
跟猴子比鄰而居這麼多年,就算毓夙忘恩負義,不顧猴子對他的教導之恩,起碼這些年的鄰居做下來,總有一份鄰裏之情。要是為了不被猴子牽連,就翻臉不認人,這未免太無恥了一點,毓夙想想就覺得,這想法太不應該了。
再往深入考慮,就算不計較道德和感情,從利益角度出發,也是跟猴子保持同一戰線,才能獲得更多的好處。隻看眼前,未免目光短淺了點。
猴子以後是要和鎮元子結拜的,毓夙要是現在就跟猴子撇清關係,以猴子的性格,雖然不會秋後算賬,可他們也得算是掰了,拆夥了。作為猴子的好友,和作為路人甲,能得到的好處當然是天差地別。而且猴子雖然不記仇,豬八戒卻不是個好貨,一向很會倒打一耙,毓夙不怕得罪猴子,卻有點提防豬八戒,這貨的豬品並不好,盡量不能得罪。
所以說,為長遠計,就算一時被猴子連累,受點罪吃點虧也沒什麼,反正毓夙從最開始認識猴子的時候就被他連累習慣了,隻不過是跑跑路而已,跟主幹被砸斷根本沒得比。
於是毓夙就笑著對道童明月說:“來的時候是一路來的,我們也彼此熟識,隻不過,我卻不能跟他們一路走了。仙童你也看得出,他們是一眾僧友,我是修的道門玄功,他們去往西天取經,我卻不能跟隨同去靈山。走到這裏,也算送君千裏,終須一別了。”
明月其實並不在意他們這群人的來曆,安排好了住處就走了。倒是猴子跑過來,有些不舍地說:“沒想到這萬壽山這麼近,先前還以為要走上老遠才能到呢,現在卻就要分別。”
毓夙拍了拍猴子毛茸茸的頭:“之前杜金土伯給我引薦了個職位,我在這兒等鎮元子大仙回來,錄個名冊,然後就要去天庭當差,以後大小也是個神仙了。你跟著你師父去西天取經,功德圓滿之後肯定也能當神仙,既然都是神仙了,那以後見麵的機會多得是呢。”
猴子聽了,摸了摸頭說:“聽著也覺得果然如此,像這麼回事。也罷,以後脫了牢籠,俺老孫定要找你去耍。五百年間,你倒是仁義,不然俺早就憋死在五行山下了。”
書裏沒有毓夙,猴子也並沒有憋死,不過既然他這麼說了,毓夙也不反駁,領情地笑了笑。正想著是不是要交換禮物,做個臨別的贈品,門被推開,那兩個道童清風明月又走了進來,一個手裏拿著個托盤,一個手裏拿著個金子做錘子,笑盈盈地站在門前。
那個托著托盤的道童走上前說:“唐師父,我五莊觀土僻山荒,無物可奉,土儀素果二枚,權為解渴。”然後就把托盤放在唐僧麵前的桌上,掀開了上麵覆著的錦緞。
托盤上放著的當然就是那兩個引發了血案的人參果,毓夙連忙湊到跟前去看。就算他吃不著,聞聞味兒也是長見識了,這東西稀罕得很,一萬年才能長出來一茬,又是鎮元子的私產,要不是跟著唐僧他們過來,可能連看都不能看一眼。
看到了真正的人參果,毓夙頓時覺得,拍電視劇的時候,做道具的職工太不盡職了,那玩意兒一看就是假的,哪點像小嬰兒了,才巴掌那麼高的一個塑料製品,粗製濫造的,怎麼看怎麼覺得不上檔次,真為難演唐僧的那個演員,一臉驚恐的樣子跟真被嚇著了似的。
眼前這人參果,才真像是小嬰兒。這一對人參果大小略微有點差別,不過都是三十公分左右,頭頂光光的,五官俱全,眼睛緊閉,小嘴嘟著,兩隻小手攥得緊緊的,握在胸前,兩條腿白生生的像白蘿卜似的,也是蜷縮著的,要不是毓肅提前知道,又能聞見人參果上麵散發出來的極其濃厚的草木靈氣,他也要以為這托盤上躺著兩個熟睡的小嬰兒了。
所以現在唐僧是貨真價實地被嚇到了,他整個人都朝後仰,盡量離那個托盤遠一點。要不是怕失禮,估計他早就站起來,有多遠跑多遠了。
兩個道童本來是得意洋洋,想要把自家的人參果炫耀一番,誰知道唐僧這麼不識貨,他們解釋了這東西是樹上長出來的,隻是長得像人而已,唐僧卻還罵他們“不當人子”,這話可不是什麼好話,意思就是“你們可真不是東西”,兩個道童頓時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