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觀世音現身
用紫金缽盂救治了那些染病的村民,唐僧又讓孫悟空多跑了點路,去周邊其他居民聚居地瞧瞧,是不是還有別的病患,也一起治好了,所以他們又在這小山村裏待了一天。
又走了兩天,中間露宿一晚,就到了蛇盤山鷹愁澗,毓夙覺得這地名挺耳熟,卻想不起來唐僧要在這裏遭什麼罪。其實想想唐僧也挺可憐的,路上隻要走到一個有名字的地方,是什麼什麼山,他就要遇到山裏的妖怪,是什麼什麼水,他就要遇到水裏的妖怪。
鷹愁澗其實就是條不算寬的河,隻不過這條河從山上流下來,深深地切進岩石裏麵,瞧著綠汪汪的有點嚇人。還沒走到河邊,水裏就猛地冒出來一條白龍,叼走了唐僧的馬,於是毓夙也不用想了,這就是那條可憐的要被人騎的小白龍。
猴子和小白龍打來打去,上天入地,非常熱鬧,隻可惜打了半天也沒什麼結果,猴子正著急,準備把整座山頭夷平,掀了小白龍的老巢,卻見天邊一片金光祥雲,飛速而來,停在了半空中。雲頭上的人猴子、小白龍和唐僧都認識,毓夙卻頓時心裏一跳。
按照杜金之前所說,前去西天取經的人員安排是經過許多次商討推演,最終才確定的,每個人背後都有各自的勢力,多加進去一個都不行,而毓夙什麼背景都沒有,本來他是絕對不應該出現在這一行人之中的。而從另一方麵來說,毓夙是個穿越者,他是一個並不存在的人物,插.進了《西遊記》原本已經完成了,寫好了,不能更改的劇情之中。
如果觀音真的是神通廣大,說不定就算到了毓夙外來者的身份,那毓夙會被怎麼處置,後果真不好說。就算觀音沒那麼大本事,也該知道毓夙不能加進這個取經的隊伍裏,那觀音會不會采取什麼行動,把毓夙趕走,或者像抓紅孩兒一樣抓走?
毓夙有點怕,不過現在躲是來不及了,觀音真想把他怎麼樣,躲也是躲不過的。毓夙幹脆一副淡定的樣子,站在猴子身後,跟著一起向觀音行禮,假裝自己本來就是應該在這裏。
觀音來這一趟,主要目的當然不是毓夙,而是安排小白龍進入取經隊伍,並且教訓教訓孫悟空,順便傳達一個暗示,那就是,今後你有搞不定的事情,盡管找外援。毓夙在觀音眼裏,估計就跟馬身上的虱子差不多,等正事辦完了再處理也完全不耽誤。
這種死緩的感覺真是不怎麼好受,毓夙老老實實站在一邊,看主角們走劇情。終於,觀音把三根救命毫毛給了猴子,完成了此來最後一件事,才轉了個身,朝毓夙招了招手。
毓夙渾身汗毛立即豎立起來,戰戰兢兢地走上前,越是緊張,他就越是走神,竟然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觀音的脖子上,然後看到了一塊凸起……原來,觀音是男的?
觀音並沒有橫眉豎目,反倒是很和藹地看著毓夙說:“你這位小仙,雖不是我門中人,卻和我門中也有些因果,如今同路西行,即便不能同歸,卻也結個善緣,日後也好相見。你既是樹木所化,我這裏正有露水給你,還不快快接著!”
說著,觀音一甩手,就有一滴水朝毓夙飛過來,毓夙連忙接住了,那滴水碰著他的手,就立即融進了他身體裏。毓夙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的變化,隻是似乎精神好了些。他有點不明所以,抬頭看了看觀音,觀音卻隻一味曖昧地笑,沒等毓夙答謝就飄走了。
毓夙心裏略有點失望,他本來以為,觀音給他的這滴水就是那種能救活人參果樹的水,那可就厲害了,吸收進去,恐怕能頂百十年修煉的成果。然而這滴水也就是消除了他之前的疲乏,別的似乎就沒什麼作用了,難道這滴水是緩釋型的?
不過毓夙也不是貪得無厭的人,觀音沒把他怎麼樣,反而送了他一滴水,並且這滴水看起來不是硫酸鏹水那種要害死他的,估計也沒毒,毓夙已經很滿足了。這大概算是給他發了暫時的通行證?看來這觀音的確知道不少,連他隻準備跟猴子同路走到五莊觀都清楚,怪不得叫“觀世音”菩薩,據說他還有一個形態是千手千眼,那能看不少八卦呢。
那邊猴子已經叫醒了唐僧,扶著他騎上了小白龍變的白馬,毓夙也不再多想,連忙跟上去,渡過了鷹愁澗,又往下一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