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交友處世篇(6)(1 / 3)

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爾去年看《史記》《漢書》、韓文、《近思錄》,今年看《周易折中》之類是也。讀者,如四書、《詩》《書》《易經》《左傳》諸經、《昭明文選》、李杜韓蘇之詩、韓歐曾王之文,非高聲朗誦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譬之富家居積,看書則在外貿易,獲利三倍者也,讀書則在家慎守,不輕花費者也;譬之兵家戰爭,看書則攻城略地,開拓土宇者也,讀書則深溝堅壘,得地能守者也。看書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讀書與“無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廢。

至於寫字,真行篆隸,爾頗好之,切不可間斷一日。既要求好,又要求快。餘生平因作字遲鈍,吃虧不少。爾須力求敏捷,每日能作楷書一萬則幾矣。

至於作諸文,亦宜在二三十歲立定規模;過三十後,則長進極難。作四書文,作試帖詩,作律賦,作古今體詩,作古文,作駢體文,數者不可不一一講求,一一試為之。少年不可怕醜,須有狂者進取之趣,此時不試為之,則後此彌不肯為矣。

至於作人之道,聖賢千言萬語,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仲弓問仁”一章,言敬恕最為親切。自此以外,如立則見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其為泰而不驕;正其衣冠,儼然人望而畏,斯為威而不猛,是皆言敬之最好下手者。孔言欲立立人,欲達達人;孟言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以仁存心,以禮存心,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是皆言恕之最好下手者。爾心境明白,於恕字或易著功,敬字則宜勉強行之。此立德之基,不可不謹。

科場在即,亦宜保養身體。餘在外平安,不多及。

滌生手諭(舟次樵舍,下去江西省城八十裏)

再,此次日記,已封入澄侯叔函中寄至家矣。餘自十二至湖口,十九夜五更開船晉江西省,二十一申刻即至章門。餘不多及。又示。

鹹豐八年七月廿一日

【譯文】

字諭紀澤兒:

我出門在外的這段時間裏,簡略地做了些日記,並把日記附在家信中寄回。聽說林文忠所寫的家信,也有類似的做法。你雖身在省城,隻到丁、左兩家拜訪,其餘時間從不隨便出門,我雖遠離家鄉,也足以安慰了。

讀書的方法,看、讀、寫、作四方麵每天一樣,缺一不可。要看的,就像你去年看《史記》《漢書》、韓文、《近思錄》,今年看的《周易折中》等書;要讀的,如四書、《詩》《書》《易經》《左傳》等經典,《昭明文選》、李杜韓蘇的詩、韓歐曾王的文章,有些一定要高聲誦讀,否則很難感受得到書中的雄偉氣概,有些則適合低吟輕詠,不然不能領會其中深遠悠然的神韻。若用富家居積來作比喻,看書就像在外做生意,獲利三倍,而讀書就像在家中慎守家業,不輕易花費;若拿兵家戰爭來作比喻,看書就是攻城略地,開拓疆土,讀書就是深溝堅壘,得地後能守住。看書就與子夏所說“日知所亡”相近,讀書與“無忘所能”接近,二者不可偏廢。

至於寫字,楷行篆隸,你都很喜歡,這很好,但是寫字之功一天也不可間斷。不但要求要寫得好,而且也要求快。我這一生,因為寫字緩慢,吃盡了苦頭。你在寫字的時候要力求敏捷快速,每天要能寫一萬字以上的楷書,達到這個程度即可。

至於寫文章,也應在二三十歲時打好基礎,過了三十,文章很難再有長進了。作四書文,作試帖詩,作律賦,作古今體詩,作古文,作駢體文,這些不可不一一講求、一一試作。少年不可怕醜,要有狂者進取的誌趣,這時不去嚐試,那以後再彌補就很難了。

關於做人的道理,聖賢們已經闡述了很多道理,也都不外乎“敬恕”兩個字。“仲弓問仁”一章,闡述敬恕之道最為親切。除此之外,像站著見人就要參禮於前,坐車時見人就要倚到車前橫木上去;君子無論多少,無論大小,不敢怠慢,都能泰然而不驕;正衣冠後,儼然整肅,使人望而生畏,但卻威而不猛。這些都是講求“敬”字的最好方法。孔子說要立可立之人,要通達可通達之人;孟子說身體力行沒有成果,就要反省自己。以仁存心,以禮存心,雖終身擔憂,但絕無一朝之患。這些都是“恕”字入手的最好方法。你心裏明白,在“恕”字上或許容易見效;“敬”字你則要勉力去做。以上這是立德的基礎,不可不謹慎地去實行。

科舉考試即將來臨,須注意保重身體。我在外麵很平安,其他的就不再多說了。

滌生手諭(舟次樵舍,下去江西省城八十裏)

還有一件事,這次的日記,已經封在澄侯叔的信中寄到家裏去了。我自從十二日到湖口,十九日夜裏五更開船進入江西省,二十一日就到了章門。別的不多說了。又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