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交友處世篇(3)(1 / 3)

樹堂歸後,我家先生尚未定。諸弟若在省得見樹堂,不可不殷勤親近。親近愈久,獲益愈多。

今年湖南蕭史樓得狀元,可謂極盛。八進士皆在長沙府。黃琴塢之胞兄及令嗣皆中,亦長沙人也,餘續具。

兄國藩手草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廿四日

【譯文】

四位老弟左右:

四月十六日,我曾寫了一封家信,交由信差帶回,估計已經收到了吧。十六日,逢朱嘯山回湖南,我順便托他帶回一百兩銀子,一斤半高麗參,一包書共九套。

現因馮樹堂也回湖南,又托他帶壽屏一架,狼兼毫筆二十支,鹿膠二斤,對聯、條幅一包(其中,金年伯耀南四條,朱嵐暄四條,蕭辛五對一副,江岷山母舅四條,東海舅父四條,父親橫批一個,叔父折扇一柄),請照單查收。前不久的信上說送江岷山、東海高麗參六兩,送金耀南年伯參二兩,都是一定不可不送的,隻是弟弟們要稟告父親大人再送。

樹堂回去後,我家老師還沒有定,弟弟們如果在省城遇見樹堂,不可不殷勤親近,親近越久,自然就會感覺從中獲益匪淺。

今年湖南蕭史樓得了狀元,可說極盛,八個進士都在長沙,黃琴塢的胞兄及其兒子都考中,也是長沙人,其餘以後再寫。

兄國藩手草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四致諸弟:常存謙虛敬畏之心

【原文】

四位老弟足下:

四月十六日,餘寄第三號交折差,備述進場閱卷及收門生諸事,內附寄會試題名錄一紙。十七日朱嘯山南旋,餘寄第四號信,外銀一百兩、書一包計九函,高麗參一斤半。二十五日馮樹堂南旋,餘寄第五號家信,外壽屏一架,鹿膠二斤一包、對聯條幅扇子及筆共一布包。想此三信,皆於六月可接到。

樹堂去後,餘於五月初二日新請李竹塢先生(名如篦,永順府龍山縣人,丁酉拔貢,庚子舉人)教書。其人端方和順,有誌性理之學,雖不能如樹堂之篤誠照人,而已為同輩所最難得者。

初二早,皇上禦門辦事。餘蒙天恩,得升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次日具折謝恩,蒙召見於勤政殿,天語垂問共四十餘句。是日同升官者:李菡升都察院左副都禦史,羅惇衍升通政司副使,及餘共三人。餘蒙祖父餘澤,頻叨非分之榮,此次升官,尤出意外,日夜恐懼修省,實無德足以當之。諸弟遠隔數千裏之外,必須匡我之不逮,時時寄書規我之過,務使累世積德不自我一人而墮。庶幾持盈保泰,得免速致顛危。諸弟能常進箴規,則弟即吾之良師益友也。而諸弟亦宜常存敬畏,勿謂家有人作官,而遂敢於侮人;勿謂己有文學,而遂敢於恃才傲人。常存此心,則是載福之道也。

今年新進士善書者甚多,而湖南尤甚。蕭史樓既得狀元,而周荇農(壽昌)去歲中南元,孫芝房(鼎臣)又取朝元,可謂極盛。現在同鄉諸人講求詞章之學者固多,講求性理之學者亦不少,將來省運必大盛。

餘身體平安,惟應酬太繁,日不暇給,自三月進闈以來,至今已滿兩月,未得看書。內人身體極弱,而無病痛。醫者雲必須服大補劑,乃可回元。現在所服之藥與母親大人十五年前所服之白術黑薑方略同,差有效驗。兒女四人皆平順如常。

去年寄家之銀兩,屢次寫信求將分給戚族之數目詳實告我,而至今無一字見示,殊不可解。以後務求四弟將帳目開出寄京,以釋我之疑。又餘所欲問家鄉之事甚多,茲另開一單,煩弟逐條對是禱!

兄國藩草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

【譯文】

四位老弟左右:

四月十六日,我把第三號家信交給信差,信中詳細敘述了進場閱卷及收門生等事的詳情,信內還附有會試題名錄一份。十七日朱嘯山南歸,我托他帶回第四號信,另外有一百兩銀子,書一包計九函,還有一斤半高麗參。二十五日馮樹堂又回南方,我趁機托他帶回第五號家信,外加一架壽屏,一包重兩斤的鹿膠,對聯條幅扇子及筆共一個布包。估計以上三封信,到六月大概都可以收到。

自樹堂離開之後,我於五月二日新請到李竹塢先生(名如篦,永順府龍山縣人,丁酉年的貢生,庚子年的舉人)教書。此人儀表端莊,性情溫順和善,有誌於性理之學,雖然不似樹堂那樣有篤樸誠實的品質來感染人,但在同輩中已算是非常難得的人了。

初二一大早,到皇上的禦門辦事,我蒙受天恩,得升為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第二天寫折子去謝恩,又蒙在勤政殿召見,皇上笑著問了我四十多句話。當日一同升官的還有:李菡升為都察院左副都禦史;羅惇衍升為通政司副使。我蒙祖父餘澤,多次得到超過我應得的榮耀,這次升官,尤其出乎意料,日夜都細心地反省自己,發現自己實在是沒有什麼德行能夠讓我接受這樣的榮耀。弟弟們遠隔千裏之外,要糾正我做得不好的地方,常常寫信來規誡我的過錯,務必使我家曆代積累的德行,不從我這兒開始衰落。在一帆風順時小心謹慎,也許能避免過快地翻船。諸弟若能常進規箴,那麼弟弟就是我的良師益友。而弟弟們也要時刻存有一種敬畏的心理,不要認為家裏有人做官,就敢欺侮人;不要認為自己有學問,就敢恃才傲物。常常謹記這一點才是獲得福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