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交友處世篇(2)(3 / 3)

【原文】

四位老弟左右:

正月二十三日接到諸弟信,係臘月十六在省城發,不勝欣慰。四弟女許朱良四姻伯之孫,蘭姊女許賀孝七之子,人家甚好,可賀。惟蕙妹家頗可慮,亦家運也。

六弟、九弟今年仍讀書省城,羅羅山兄處附課甚好。既在此附課,則不必送詩文與他處看,以明有所專主也。凡事皆貴專。求師不專,則受益也不入;求友不專,則博愛而不親。心有所專宗,而博觀他途以擴其識,亦無不可。無所專宗,而見異思遷,此眩彼奪,則大不可。羅山兄甚為劉霞仙、歐曉岑所推服,有楊生(任光)者,亦能道其梗概,則其可為師表明矣,惜吾不得常與居遊也,在省用錢,可在家中支用(銀三十兩則夠二弟一年之用矣,亦在吾寄一千兩之內)。予不能別寄與弟也。

我去年十一月二十日到京,彼時無折差回南,至十二月中旬始發信,乃兩弟之信罵我糊塗。何不檢點至此!趙子舟與我同行,曾無一信,其糊塗更何如耶?餘自去年五月底至臘月初未嚐接一家信。我在蜀可寫信由京寄家,豈家中信不可由京寄蜀耶?又將罵何人糊塗耶!凡動筆不可不檢點。

陳堯農先生信至今未接到。黃仙垣未到京。家中付物,難於費心,以後一切布線等物,均不必付。

九弟與鄭、陳、馮、曹四信,寫作俱佳,可喜之至。六弟與我信字太草率,此關乎一生福分,故不能不告汝也。四弟寫信語太不圓,由於天分,吾不複責。

餘容續布,諸惟心照。

兄國藩手草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廿六日

【譯文】

四位老弟左右:

正月二十三日接到諸弟於臘月十六在省城寄出的來信,看了之後,心中非常欣慰。來信中說,四弟的女兒許配給朱良四姻伯的孫子,蘭姐的女兒許配給賀孝七的兒子,這兩戶人家甚好,實在是可喜可賀之事!遺憾的是蕙妹的境況實在令人憂慮,這也是家運啊。

六弟、九弟今年仍然在省城,跟隨羅山兄聽課學習,這很好。既然在此上課,就不必再將詩文送給別人指正,以表明心有所專。凡事貴在一個專字,若求師不專一,則受益也不會有多深;若求友不專一,也隻能是平淡的交往,不會有親近之感。心裏有專一的東西,在此基礎上博覽群書,以增長見識,也無不可;心中沒有專一的東西,卻見異思遷,變來變去,則大不可。劉霞仙、歐陽小岑對羅山兄很是推崇佩服,楊生(名任光)也能隨口說出他的大致情形。由此可見,羅山兄可為人師表是毋庸置疑的,可惜我不能夠常與他住在一起交流切磋。至於兩個弟弟在省城的用度,可由家中支出(三十兩銀則夠兩弟一年的費用,這也在我寄回家的一千兩銀之內),我就不再另外寄錢給你們了。

我去年十一月二十日到京,那時沒有信差回湖南,到十二中旬才發信,結果,兩個弟弟來信,罵我糊塗,為何這樣不檢點!趙子舟和我同路,一封信也沒有寫,那他的糊塗更如何?我自去年五月底到十二月初,沒有接過一封家信。我在四川,可以寫信由京城寄家裏,難道家裏不可以寫信由京城轉寄四川嗎?那又該罵誰糊塗呢?凡動筆之時,要考慮周全,不可不檢點。

陳堯農先生的信至今還未收到。黃仙垣也沒有到京。家裏托人帶東西進京,實在太麻煩了,以後一切布線等東西,均不必托人捎帶。

九弟寫給鄭、陳、馮、曹四人的書信,書法文筆都好,真是可喜。隻是六弟寄給我的信,字體潦草,這關係到一個人一生的福分,所以我不能不給你指出來。四弟的信中,話說得太過生澀,不夠圓潤,由於此關天分,我也不再責備你。

餘容續布,諸唯心照。

兄國藩手草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

三致諸弟:良友須殷勤接近

【原文】

四位老弟左右:

四月十六日曾寫信交折弁帶回,想已收到。十七日朱嘯山南歸,托帶紋銀百兩、高麗參一斤半、書一包計九套。

茲因馮樹堂南還,又托帶壽屏一架,狼兼毫筆二十枝,鹿膠二斤,對聯條幅一包(內金年伯耀南四條,朱嵐暄四條,蕭辛五對一幅,江岷山母舅四條,東海舅父四條,父親橫披一個,叔父折扇一柄),乞照單查收。前信言送江岷山、東海高麗參六兩,送金耀南年伯參二兩,皆必不可不送之物,惟諸弟稟告父親大人送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