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次,給一個部門撰寫交流材料。說大實話,即使給三五千的稿酬,都是沒人願意寫公文,這是同行們的共同心聲,因為公文撰寫思想難統一,又沒有多大的社會價值,加之我不喜歡別人改動我的文章,對方說了好多好話,我才不得已答應了下來,好在順利地通過了他的圈定。交流經驗是件好事,其想得到領導的肯定,便向分管領導彙了報,哪知道領導高度重視,要對交流材料進行集體審定,請了一幫子秀才來座談,寫文章的人都知道,你真要討論的話,誰都能夠說個七八,因為不同的視覺不同的取向不同的層麵,他對文稿的要求就各有不同,甚至於行文的喜好都會影響文稿的框架,事先我便和部門的領導商量好了,討論時都朝現有文稿靠。待我把寫稿意圖介紹完,沒想到一位同仁把文稿批得一文不值,當時把我肺都氣炸了,自然我隻好再次強調了文章的思想性和學術價值,以駁斥對文章的否定。實踐也證明了文章的質量,很快便被省級刊物刊用了出來。
其實,無論名家、平民與否,其在人際交往互動過程中,要保持自我的矜持和冷靜,用心構建屬於自己的互動空間,假如你不按照常理出牌的話,往往容易傷害對方的利益,自然要遭到對方的反擊,到頭來就會影響舒展的心情。我常常告誡孩子,在人際互動過程中,你隻有懂得播散陽光,才能分享到無價的溫暖。因此一定要以禮相待,否則就難以得到對方的認同,甚至會遭到對方的責難,同時要保持立場和個性,始終做到不卑不亢,才能塑造好自身形象。
事實上也是如此,你既不要想別人來遷就你,反過來你也不願意時時處處遷就人。正如韓石山所說,沒有人會遷就你,除了你的父母,除了你的至愛親朋,除了那些暫時想利用你的人。這是一條人生的底線,把握得好,受用無窮,把握不好,輕則當場受辱,重則終身受累。
智慧點經:人際互動是門大學問,既要懂得謙讓又要學會回應,回應為謙讓服務,謙讓為回應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