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諸葛亮(4)(3 / 3)

次日夜裏狂風大作,四麵火明鼓響,蜀軍殺將出來,猶如從天而降,孟獲大驚,蠻兵大亂,殺開出路,徑奔舊寨,而趙雲在寨中已等候多時,衝殺出來,孟獲慌忙欲回西洱河,於是望山僻處而走,又一彪軍殺到,乃是馬岱,可憐孟獲隻剩九騎殘兵,望山穀而逃,南、北、西三麵,塵頭火光,他不敢進,隻得向東而去。諸葛亮早在東麵等他,孟獲見諸葛亮,怒極,因諸葛亮隨從甚少欲捉諸葛亮,衝將過來,連人帶馬,落入陷坑之中,後麵埋伏的魏延,領兵上前,將孟獲生擒。

可笑孟獲厚顏,幾番被諸葛亮捉住,仍大言不慚,要諸葛亮再放他回去,他必報四次被擒之仇,諸葛亮心中雖不悅,但他知此番動怒,勢必前功盡棄,於是大笑,把孟獲放回。

五擒孟獲甚是簡單,孟獲領數千殘兵去投西南禿龍洞朵思大王,逃進禿龍洞,後用木石壘斷堵截東北一條路的進口,此路地勢平坦,人馬可行,今被阻斷,蜀軍隻能由西北一路進洞;這是剩下的惟一路徑,但此路瘴氣彌漫,多藏毒蛇惡蠍,人馬難行。孟獲想憑此天險阻擋蜀軍前進。在諸葛亮無計可施之際,幸得一山中老叟相助,助蜀軍得飲水,去瘴氣,一路挺進,直至禿龍洞前。

此番生擒孟獲未費一兵一卒,應歸於那銀治洞二十一洞主楊鋒,楊鋒為報諸葛亮前次不殺之恩,以助戰為名混入洞中,趁與孟獲等人暢飲之時,讓三個兒子為孟獲三人斟酒,利用此間機會將三人拿下。

孟獲見諸葛亮,仍不服氣,於是諸葛亮將孟獲、朵思大王等一並用鞍馬送回。

六擒孟獲,是孟獲投靠西南八納洞主木鹿大王,兵敗,木鹿大王死於亂軍之中,蜀軍占了孟獲藏身的銀坑洞。此後,諸葛亮正欲分兵緝拿孟獲,蠻王妻弟帶來洞主,因勸孟獲歸降,其不從,遂將孟獲、祝榮夫人一幹人等盡皆擒來。諸葛亮聽罷知是一計,遂決定將計就計,讓張嶷、馬忠引二千壯兵,伏於兩廊,待孟獲等皆進洞內,盡皆縛住,後命人搜身,果然藏有利刃。

孟獲此番仍然不服,諸葛亮第六次放其回去。

第七次擒住孟獲,可以說是諸葛亮一生最痛苦的回憶。孟獲投烏戈國,國王兀突骨引三萬藤甲兵助戰,藤甲兵所穿藤甲馬槍不入,入水不沉,但沾火即著。迫於無奈,諸葛亮設計引兀突骨及三萬藤甲兵進入山穀之中,而後以火攻之,可憐三萬藤甲兵,燒得互相擁抱,死於穀中。戰後諸葛亮感此番戰死無數生靈,為此在瀘水岸上設香案,鋪祭物,親自臨祭,誦讀祭文,放聲慟哭許久。

而那孟獲當日知藤甲兵被困山穀,領兵去救,諸葛亮讓馬岱領千餘兵假扮蠻兵,混進孟獲軍中,不費吹灰之力,將其生擒。

七擒七縱,自古以來從未有過。孟獲雖為蠻人,也懂得知恩圖報。在第七次擒他以後,諸葛亮又欲放他回去,孟獲與妻子宗黨人等匍匐跪於帳下,垂淚道:“某子子孫孫皆感大恩,丞相天威,南人不敢再犯!”自此“攻心”之計算是告結,南中總算平定。

諸葛亮任孟獲為蜀國官員,全權管理南中地區。從此江南一帶和平安定,人民生活一片和諧。

【智慧啟迪】

攻心之術,同樣可以運用到我們日常處世中。如以下幾種攻心的方法:適度褒揚,順水推舟;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求同存異,縮短差距;推心置腹,動之以情;克己忍讓,以柔克剛;先行自責,間接服人;適加作料,輕鬆詼諧;為人置梯,保人臉麵等。

空城計:做一個從容應變的人

一出祁山,馬謖失了街亭,導致諸葛亮布兵乏術,情急之下,諸葛亮調集軍隊,準備退回漢中,以作長遠打算。

諸葛亮派僅剩的五千兵馬去西城搬糧草,就在這關鍵之時,司馬懿乘機統領十五萬大軍兵臨城下。諸葛亮城中兵馬不足三千,以三千去對十五萬,無異於以卵擊石。眾人得知這個消息,無不大驚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