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劉禹錫(3)(1 / 3)

過了一段時間,張正謨的哥哥張正矩參加書判拔萃科考試,這是人事部門為選拔高級官員而特別舉行的選拔考試,比禮部即教育部門舉行的進士科考試難度還要大。崔群是考試的總負責人,看見張正矩的判文寫得很不錯,又錯以為他是前工部尚書張正甫的弟弟,於是將他的名字報給了聖上。等到詔書下來,這一科錄取的考生都來感謝主考官,張正矩特地走上前來,嗚咽道:“某殺身無地以報相公深恩。一門之內,兄弟二人,俱受科名拔擢,粉身臠骨,無以上答。”一邊說還一邊不斷揩拭幸福的眼淚。崔群一聽,頓時愣住了,沒等張正矩說完,終於醒悟他是張正謨的哥哥,當即變臉,破口大罵:你竟然是張正謨的哥哥?你的那位好兄弟就是一個無賴,敗壞我崔某人的名聲,我沒有他那樣的學生。我真是有眼無珠,居然把你也錄取了,這是天意啊,你不要來謝我,我不會認你這樣的學生。

?《太平廣記》中,這個故事引自《續命定錄》,本意是說功名富貴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沒有緣分的人無法強求,有緣分的人推脫不了。不過我們看見的是考試的偶然性,看見的“友情”或“人情”的力量。

按照劉禹錫的才氣與能力,他在仕途上應該是不成功的,盡管晚年他已經跨入高官階層。不過,劉禹錫做人絕對是成功的:落難的時候,朋友為照顧他而主動要求到貴州那樣的省分去工作;為了他的子女,朋友連如日中天的學生都可以舍棄。

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

唐朝大詩人劉禹錫曾任過監察禦史一職,後被貶回家閑居,由於失意而積鬱成疾。一天,他的一個朋友前來探望。朋友對他說:“您患病有些日子了,應該去治一治了。我給您推薦一名良醫吧,保證您藥到病除。”

劉禹錫因病痛纏身,隻得跟朋友到醫生那裏去診病。那位醫生先是給他靜靜地切脈,再仔細地觀察他的臉色,接著,認真地聽聲音。最後很有把握地說:“你的病是由於不按時作息,生活沒規律造成的。現在你的腸胃功能大大地減弱,很少能消化食物,也很少產生熱氣,變成了盛裝美味佳肴的口袋。不過請不必擔心,我能治這種病。”說罷,取出一些藥丸,囑咐說:“你服下這丸藥,就能洗去心中的煩憂,消除長久的鬱悶,溶解隱藏著的病毒,回歸損耗的元氣了。隻是要特別注意:藥裏有毒,病愈後立即停藥,服過量的藥是會損害身體的。為此,我給你的藥劑很小。”

劉禹錫將信將疑地接過藥,回家後按著醫生的囑咐小心服用。果然,經過兩天,腿就感到輕快,不麻木了。過了十天,身上也不發癢了。過了一個月,食欲大增,步履矯健,身體比以前強健多了。

人們知道這個消息,紛紛前來祝賀。也有人對他說:“你獲得的藥真是神了!真難得呀!不過,據我了解,醫生給人治病,大多留一手,有意遺下病根,以抬高自己,索取錢財。防人之心不可無,你何不前去多索取些藥,那樣不是把病治得更徹底了嗎?”

劉禹錫聽後連連點頭。於是,他繼續服藥。五天以後,藥的毒性果真發作,他感到遍體脹疼,像是得瘧疾。這時他想起醫生對於服藥的囑咐醒悟到自己做錯了事,急忙硬著頭皮再去找醫生。

醫生見他病情嚴重,知道是服藥過量所致,十分生氣地說:“我早就料到你沒弄清其中的道理!”連忙取了解毒藥給他服下,這才轉危為安。劉禹錫回到家中後,老老實實按醫囑服藥,身體才逐漸複原。

此事不禁讓劉禹錫感慨道:“善哉醫術!用毒攻擊疾病,用和解之藥安定心神,改換了兩樣都不利,有道理啊。如果遵循老辦法應付變化了的新問題,愚昧地執著於(過去的)章法和普通的見解,豈隻是我等小人治療疾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