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墨子(4)(2 / 3)

管理中的“換位思考”

《墨子·兼愛》中有:“然則兼相愛、交相利之法將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

其意即,“兼相愛、交相利”如何做呢?那就是,看待別人的國家就好像自己的國家,看待別人的家族就好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別人的身體就好像自己的身體一樣。

墨子在此提出了人際交往中的一個重要原則——“換位思考”、“視人若己”,就是多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這樣就可以避免誤解、消除衝突。

墨子的這一思想也被運用到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實踐證明,“換位思考”是一種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手段,尤其是在21世紀的今天,知識經濟的崛起,使得企業外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內部員工個人素質在不斷提高,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換位思考”顯得更為重要。

總體而言,“換位思考”在管理中具有以下作用:

換位思考”有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換位思考”有利於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換位思考”有利於進行有效的管理溝通。

換位思考通俗易懂,使用中卻有不少技巧,運用得當,會事半功倍;反之,則會事倍功半。正確地進行換位思考,應注意以下幾點:

隻宜律己,不宜律他;隻宜行動,不宜宣傳;隻宜上對下,不宜下對上;應當形成一種氛圍,深入人心而不能隻有少數人換位思考。

愛你的員工

“兼愛”是墨家的根本觀念,其他學說都是由此推演而出。所謂“兼愛”,就是互愛的意思。

墨子看見自己所處時代,國與國、家與家、人與人之間,種種混亂的情形,感到非常痛心。他曾經仔細地考察過這種種混亂的根源,得出了一個答案,那就是:起於“不相愛”。

臣子對國君為什麼會不忠呢?因為臣子自愛而不愛君,所以損害國君利益而自利。

兒子對父親為什麼會不孝呢?因為兒子自愛而不愛父親,所以損害父親的利益而自利。

弟弟對兄長為什麼不敬呢?因為弟弟隻自愛而不愛兄長,所以損害兄長利益而自利。

這些“不忠”、“不孝”、“不敬”都是違反倫理的事,起源就是“不相愛”。

反過來看:如果國君隻愛自己,而不愛臣子,於是損害臣子的利益而自利,所以對臣子就不關愛。

父親隻愛自己,而不愛兒子,於是損害兒子的利益而自利,所以對兒子就不慈愛。

哥哥隻愛自己,而不愛弟弟,於是損害弟弟的利益而自利,所以對弟弟就不友愛。

至於盜賊的竊搶、大夫的互爭、諸侯的互攻,道理也大致相同。

盜賊隻愛自身,而不愛別人,所以損害別人而自利。

大夫隻愛自己的家,而不愛別人的家,所以侵擾別人的家而自利。

諸侯隻愛自己的國家,而不愛別人的國家,所以攻打別人的國家以自利。

這一切的亂事,不都是起源於“不相愛”嗎?

同樣,員工對領導為什麼會不忠?因為員工自愛而不愛領導,所以損害領導的利益而自利。反過來看:如果領導隻愛自己,而不愛員工,於是損害員工的利益而自利,所以對員工就不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