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墨子(3)(3 / 3)

安於現狀會讓人忽視危機的存在。今天平平安安地工作著,拿著薪水,忘記了失業的可能,忘記了被同事超越的可能。當被辭退的通知單已經有人為他們填好時,他們可能還在想:“我再偷會兒懶吧,沒有人能夠發現!”

安於現狀,讓人看不到更高的目標。取得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停止了前進的步伐,結果被更多不安於現狀的人超越。

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是人生中最大的敵人,它使人產生畏懼心理,讓人失去對生活的興趣、勇氣和信心。

因此,無論你是什麼身份,職員、老板、學生、自由職業者;也無論你現在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應堅決杜絕“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思想,並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去贏得一個精彩的人生。

勇於走自己的路

各種各樣的路,都是人走出來的,大路走的人多,小路走的人少。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應該勇於走自己的路,而不是隨波逐流、人雲亦雲、蕭規曹隨,改變甚至放棄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去和別人保持一致。

其實許多時候,隻要堅信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是正確的,自己的所作所為是正確的,又何必在乎別人的看法和行為呢?

有一個人來到墨子門下。

墨子問:“為什麼不學習呢?”

來者答:“我族人中沒有求學的人。”

墨子說:“這樣是不對的。愛美的人,難道會說我族人中沒有人愛美,所以我也不愛美嗎?想富貴的人,難道會說我族人中沒有人想富貴,所以我也不想富貴嗎?為什麼要看別人怎麼樣呢?自己一定要盡力去做。”

勇於走自己的路!說起來簡單,真的做起來又談何容易。有很多人為了追逐時代的潮流,迎合社會的風尚,往往消減了自身的個性,增添了與社會的共性,同化了人生的意義,丟掉了自己的夢想。而真正在勇敢地走自己的路的人,並不多。

墨子從魯國去齊國,拜訪了一位老朋友。

老朋友對墨子說:“現在天下沒有人推行義,你還是不要做了吧。”

墨子回答說:“如果現在這裏有一個人,他有十個兒子,隻有一個人種地而九個人閑著,那麼種地的兒子就不能不更加緊迫地幹活了。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吃飯的人多而種地的人少。現在天下沒有人推行義,那麼你更應該鼓勵我,為什麼勸阻我呢?”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是何等的自信和頑強毅力的體現!

做事要分輕重緩急

古人雲:事有先後,用有緩急。生活中常會遇到千頭萬緒、問題繁多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我們把問題的輕重緩急分清,然後找到其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並集中力量首先解決它。

墨子準備外出遊曆,魏越問墨子:“您見了各國的君主後,將先對他們說些什麼呢?”

墨子回答說:“凡到一個國家,一定要選擇緊迫的事去做。假若國家昏亂,就對他講‘尚賢’、‘尚同’的道理;假若國家貧困,就對他講‘節用’、‘節葬’的道理;假若國家沉湎於音樂和酒,就對他講‘非樂’、‘非命’的道理;假若國家淫亂無禮,就對他講‘尊天’、‘事鬼’的道理;假若國家掠奪侵淩他國,就對他講‘兼愛’、‘非攻’的道理。”

墨子認為,做事應先選擇那些迫切需要的、重要的事情去做。在麵對問題時,如果能按事情的輕重緩急來處理,不但做起事來井井有條,而且能抓住時機,高效地把事情做好。否則,就會延誤時機,導致事情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