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辜鴻銘著作精選(17)(2 / 3)

美國人愛默生談到他訪問英國和卡萊爾一起參觀Stonehenge這座英國最古老的紀念碑時發生的一件小事說:“星期天我們在雨地裏談了許多。我的朋友們問是不是存在這樣一些美國人——擁有一種美國思想的美國人。由此我想到的既不是各政黨會議,也不是國會,既不是總統也不是閣員,不是諸如此類想把美國變成另一個歐洲的人,我所想到的隻是那最單純的靈魂。於是我說:‘當然有的;不過擁有那種思想的美國人是些狂熱的理想主義者。我恐怕這種思想你們英國人是不愛聽的,或許隻會覺得荒謬可笑,但它卻是唯一真實的。’於是我談起無政府主義和不抵抗主義的教義。我說:‘真的,我從未見過哪個國家有為了這一真理而勇敢地站起來扞衛的人。我很清楚,再沒有比這種勇敢更能博得我的敬意了。我能很容易地看到那可鄙的滑瞠槍崇拜的破產,這就像上帝的存在一樣無疑。不必以槍易槍,以暴易暴,唯有愛和正義的法則,能收到一場幹淨的革命之效。’”

正如杜·克羅斯談及現代自由主義將依賴於“理性胚芽”的滋長一樣,人類未來的文明就在於愛默生的這種美國人的思想之中。進而言之,愛默生這種美國人的思想又依賴於中國文明的根基,或更確切地講依賴於遠東民族可稱為儒家文明的東西。在此,它包含了遠東問題中的道德難題,而要解決這一難題,既不完全依賴於國會,也不完全依賴於議會,既不依賴於皇帝、國王,也不依賴於內閣大員。解決它的辦法用愛默生的話來說,即需要具備在歐美發現的那種最單純的靈魂。詩人們曾為這種新的文明唱過讚歌。那個自稱為人類精神解放而戰的德國騎士海涅唱道:

一首歌,一首更好的歌,

啊,朋友,我要給你們寫出它來:

讓我們在這人間

建立起上帝的天國。

蘇格蘭詩人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唱道:

讓我們祈禱它的來臨,

它將為那一切而來,

為了理性和價值遍及大地

可能帶來生機和那一切:

為那一切,為那一切

它仍將為那一切而來。

在這廣闊的大地上,

人與人之間應該親如兄弟。

最後,法國人貝朗熱(Béranger)在幻境中看到了他所謂的神聖同盟(Saint oalliance des Peuples)並且唱道:

我目睹和平徐徐降臨,

她把金色的花朵麥穗撒滿大地:

戰爭的硝煙已經散盡

她抑製了使人昏厥的戰爭霹靂。

啊!她說,同樣都是好漢,

法、英、比、俄、德人,

去組成一個神聖同盟,

拉起你的手吧!

中國古典的精髓

我曾經在我的論文《中國問題》中,就這樣一個問題作了論述,即中國文化的目的、中國教育的精神就在於創造新的社會。

歐美的許多無識之輩動輒斷言,中國的學說裏缺少“進步”的概念。然而,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我深信,表現在中國古典學說中的中國文化的精髓正是“秩序和進步”。《四書》裏的《中庸》一篇,若我將其英譯就是“Universal Order”(普遍的秩序),《中庸》有這樣一句: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因此,依照孔子的教義,即便將此句解釋為“文化的目的,不僅在於人類,而且在於使所有被創造的事物都能得到充分地成長和發展”,也並不算過分。在這裏,難道看不出真正的發展、進步的精神嗎?隻有先確立秩序(道德秩序),然後,社會的發展就會自然地發生,在無秩序(無道德秩序)的地方,真正的或實際的進步是不可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