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第三個故事 佛子(1 / 3)

佛子(難安的續篇)

“紅陽仙教,百劫佛子。神通廣大,澤被萬世。”

穿著黃褐色法衣的巫祝,在鑼鼓聲中一邊舞動著雙手,一邊用著好像還沒睡醒的語調唱著祝詞,這含糊不清的聲音在邊上跪著的二十來個鄉野愚民聽來,就好像是玄妙的仙音一般,再加上一旁聒噪的鑼鼓,真似個仙家秘境。

隻是這樣的仙家秘境顯然吸引不了不遠處山坡上的兩個人,他們都穿著灰色的圓領直衫,頭戴襆頭,腰間懸一把刀。兩人一站一坐,站著的那人看上去要年輕些,臉上表情顯得有些焦躁。

“李頭,你說那人怎麼還不來?”被叫做李頭的那人正坐在一塊青石上,背靠著樹閉目養神,說話的年輕人則目不轉睛地盯著山前的一條小路,“這群賤民真是聒噪,要不是重任在身,我就宰了這般賊子。”

等不到要等的人,脾氣比較暴躁的他,越發受不了山下那群拜神的村漢了。

“耀居,不要急躁,該來的時候肯定會來的,”李頭依舊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好像是躺在自家的院子裏一般,像這般等人的活計他幹過不知道多少次了,早就練的一副好耐心,“像你這樣,遲早得被自己急死。”

被叫做耀居的年輕人是李頭的徒弟,李頭既然這麼說了,他雖然心中還是有火卻也不敢再發牢騷了,他知道自己這個師傅看上去一團和氣,下手卻最是狠毒,那可是好幾個瘸腿的師兄留下來的教訓。

又過了一會,耀居坐下站起循環幾次之後,山道的盡頭,終於出現了一個人影,耀居精神一振,定睛望去,看到那在顯眼不過的標誌,忍不住喜道:“李頭,來了來了。”

正閉目養神的李頭一聽,猛的睜開雙眼一瞧,鬆了口氣,說道:“可算把人給等到了。”

===========================

果慧自從進了畢州,就總感覺有人在盯著他,隻是他極少行走江湖,也無法判斷這種感覺是不是真的有人在盯著他,也鬧不明白為何會有人對他這個皈依三寶的和尚感興趣。

隻是這一路上頗為順利,沒有半點波折,因此果慧原本還有點警惕的心,早已經鬆懈了下來。這天午時,果慧抄山間小道跨過黃眉縣,進入昌富縣,再過昌富縣就到了天靈劍莊所在的枋陽縣。

他緊了緊背上的包袱,口中默念著經文,這樣的長途跋涉對於他而言並不是一個苦差事,反而是一種修行,見大千世界而後定一顆佛心。此時他正默念著《金剛經》中的一段,突然聽見前方的祭祀之聲。祭祀山川、祖先乃是神州各地自古流傳的習俗,果慧身為佛門子弟雖不認同,但也習以為常,然而當他看到那一群正在舉行祭祀之禮的人們時,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蹊蹺,這覺不可能是自發的祭祖之類的行為,再加上那一句再明顯不過的禱詞,果慧完全可以確定主持這場儀式的正是早已被官府取締的逆教“紅陽教”教徒。

紅陽教宣揚“三世循環,百劫涅槃”,雖然不像已經被歸為魔門的“鑄劍門”一樣有過造反的曆史,但是也在官府的嚴格監控之下,像這樣光明正大的祭祀活動,是根本不被允許的,至少在成州是這樣。

因而他先是一愣,然後就準備告訴這群信眾紅陽教乃是騙人的把戲,佛門正宗才是靈魂最好的歸宿。隻是果慧顯然傳教的經驗很少,雖然口若懸河,但是除了惹怒了紅陽教的那名巫祝之外,沒有半點效果。

這名巫祝乃是這洪望村本地人姓洪,原是個無賴,自從信了紅陽教之後,就靠著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在這附近村落傳播了不少的信徒,因為功勞卓著,上個月剛剛被神使提拔為傳教散人,成了昌富縣一代的紅陽教頭目之一,這下他的傳教熱情更是高漲,三天兩頭的祭祀活動不停,還從沒人敢阻攔的。

見這個外地的和尚不識好歹,洪散人也不是吃素的,隻見他招招手,兩個裹著紅巾的赤膊大漢從他身後走出來,這兩人本是流竄左近的盜匪,後來被洪散人拉攏,成了他身邊的左右力士,對於那些不長眼睛的家夥都交給這兩人打理。

他二人手中都持一把樸刀,這是從北地裏流傳來的武器,比南方流行的眉間刀要長,刀法偏於剛強有力,少了一絲靈活,持刀的兩人依著反方向圍繞果慧轉圈,突然左邊那人大吼一聲,揮刀朝果慧撲來,果慧見他身長勢猛,但是步伐之間缺少章法,便知道這人打鬥全憑一身的氣力,而缺少技巧,因而果慧毫不緊張,身形隻是微動,待到那人撲到身前,果慧隻是簡單的將左腿往前一邁,便恰巧堵住了那人的身形,氣勢一滯,果慧雙手化拳,一攬一送,就將那人擊倒在地,這時另外一人趁機偷襲果慧的後背,果慧雙腿回旋,正中那人刀背,那人的刀法顯然比前一人要好,手中長刀隻是稍稍一顫便穩定下來,而後刀法狂烈,好似潑風一般,難怪有人將這樸刀也稱作潑風刀,果慧一邊閃避一邊尋找破綻,像這種稠密的攻勢通常而言都必定會消耗大量的體力,等到氣力不足的時候就會不戰自敗,隻是那人好似有使不完的力氣,先前被擊倒的那人也捂著胸口站起身來,果慧看似輕飄飄的一拳讓他胸口差點透不過氣來。

他粗喘一口氣,揮舞著樸刀加入到戰團,果慧心中暗道機會來了,這兩人配合起來簡直就是破綻百出,果慧搶身而進,先是一掌將頭一人擊倒,然後趁另外一個變招的時機湊近身前,雙手一帶,內力一震,那人渾身一軟癱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