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自刎於道邊,看著他死不瞑目的屍首,我沒有說一句話,甚至沒有一丁點的憤怒,仿佛我的心早已成了一片死灰。
薑尚雖號稱東夷之主,可並不表示所有的東夷人都敬服於他。不說淮夷,便是曾經和他並肩作戰,現在落腳於徐地的彭方遺部也對薑尚很不信任,他們一麵接受了姬發的冊封,建立徐方,另一麵交好淮夷以及各地的大商遺民,以求自立。
我私下命令幼時好友嬴磥聯絡諸夷,他的父親是名滿天下的猛士惡來,是我大商的忠勇之士,即便是在東夷,惡來也是鼎鼎有名的,嬴磥雖然沒有他父親的勇猛,但聰慧異常,他很勝任這項工作。
【五】謀劃
兩個月前,我從西邊的朋友那得到姬發病逝的消息,姬發病死之前,將王位傳給他的幼子姬誦,並命令四弟姬旦輔政,東方之事則俱付於齊侯薑尚,姬鮮好像被遺忘了一般,什麼也沒得到。
我和太宰沃等人商議後一致認為我們的機會來了,因為以姬鮮的性子,他一定會弄出些事情來,到時,就由不得他了。
果不出我們所料,半個月後從不登門的姬鮮在姬度的陪同下來到沫宮。說了一大通官冕堂皇的話,無非就是姬旦不忠於天子,要謀逆造反,他作為王室長君,天子的叔叔,要保護天子,誅滅叛賊姬旦,同時這也是我證明自己是大周忠臣的好時機,等事成之後,他將親稟天子,使我能更好的經略大商故地。
我在思索之後,表示支持他的忠君行為,同時指出霍叔處也是親族忠臣,同時手握重兵,應當邀其共商大事;其次東南諸夷也早就不滿齊侯薑尚多時,而薑尚是姬旦的死黨,所以我們應該拉攏諸夷。姬鮮當即同意,並由姬度聯絡姬處,我則負責諸夷。
五日前,我方在朝歌誓師,兵發洛邑。共計戰車七百乘,銳士八千,甲士十萬,東夷射手三萬。洛邑是天下的中心,關東重鎮,攻下洛邑,我們便有了和鎬京抗橫的根基。
鎬京方麵得到消息後反應相當迅速,仿佛他們早就等著這一刻了。主帥毫無疑問是姬旦,有兵十萬,戰車千乘。同時傳檄天下諸侯,齊侯薑尚率戰車三百,甲士二萬,射手七千,奉命西征。
【六】戰前
天漸漸亮了,火壇裏的火也漸漸暗去,我聽到帳外傳來兵馬喧囂之聲。令兵們依次吹響號角,集結各帳兵士,我也要出去了。
這是最後一次能夠改變大商命運的機會,父親,還有各位祖先,要助我成功。
那便至此、結束吧。
【七】後記
洛邑之戰最終還是失敗了,聯軍被迫後撤。
而後戰爭持續了整整三年。三年中聯軍數次給了姬旦和薑尚沉重的打擊,甚至一度包圍了姬旦的營寨,差點活捉姬旦,可惜最後還是功虧一簣。而後不久,在東西兩麵夾擊之下,形勢急轉直下,先是朝歌失守,聯軍被一分為二,然後不久,困守孤城的姬處開城投降,被姬旦赦免,送回鎬京軟禁。
緊接著梅邑一戰,姬鮮戰敗自刎,聯軍徹底崩潰,姬度被活捉,不久流放西戎。
子祿戰死陣前。
後來,大商遺民追尊子祿為“武”,並依商製稱其為“庚”。所以後世之人,都稱其為武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