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章二、殷商·朝歌第二 武庚(2 / 3)

唯一能勸住他的人是我的大舅爺大相良,可他卻死在了我父親事業剛剛步入輝煌的時刻,恐怕在他的眼裏,我的父親一直都是個勇敢、聰慧、正直而又謙遜的帝君。

老實人太宰梅容則死在了大殿之上,毫無節製的開疆拓土顯然讓這個保守的老人不能理解,年邁的他最終選擇觸死在大殿的青銅柱上,想以此警醒我的父親,盲目的黷武最終帶來的隻會是滅亡,可惜沒有人聽他的,即便是後來同樣強烈反對擴張的比幹,當時也沒有任何表示,隻是好好安頓了梅容的家人。

現在回頭想想,若是那時我的父親聽從了他的勸阻,恐怕大商也就不會亡,但他也就不會是我的父親了。

我父親的後半生是可悲的,沉溺在各種欲望中的他,毀了他親手締造的輝煌時代,毀了自己,也毀了大商。

這便停下吧,兒子議論父親,總是不妥的,不是嗎?

【三】三監

在紫晏宮呆了半個月之後,姬發選擇了把我放出來,讓我住進沫宮,以此來安撫大商遺民,無聊的伎倆,我的父親在上天看到這一切,也會暗自發笑吧。

沫宮在朝歌的西北方,是我父親休建的一座行宮,以供他夏天出外打獵的時候休息,沫宮附近除了群山沼澤,便沒有別的景色了,荒涼冷僻。

姬發可不是個大方的人。他雖然讓我繼續統治商民,可很不放心,畢竟他很清楚我在這裏的地位,不殺我隻是個緩急之舉,因而沫宮的位置正好。

不僅如此,他還設立了三監,以便能控製我,管理大商遺民,三監就是我身上這座囚籠的三把鎖,有了他們我就能安心,死心。

姬發將朝歌改名為衛,封他的弟弟管叔鮮為衛君,同時管領關東諸地。但說起來也可笑,姬鮮雖然名義上能夠統帥關東,可是此時關東遍地都是大商的遺民、東夷部落以及投順西岐不久的諸部,有誰會聽這個管叔的調遣?

我隻見過姬鮮一次,那還是在朝歌變故之夜,他率領所部兵馬率先攻入帝宮,將我縛於馬下。姬鮮相貌粗獷,身材高大,野心勃勃,擅長領軍,但一直不受姬昌的喜愛,姬發更是隻將他當做一軍之將使用,地位甚至不如外臣薑尚。

朝歌之變結束後,姬發準備返回鎬京,便名義上將監管關東諸侯的權利交給了他,可他又留下了薑尚,命他在東夷故地收攏舊部,為齊侯。自我被封在沫宮後,姬鮮兼領衛邑,是三監之首。但我再也沒有見過他,隻到一個半月前。

沫宮的西南麵是鄘,由姬發的另一個弟弟蔡叔度兼領,蔡地貧瘠,姬度便常年住在鄘城。

姬度年紀輕輕,風度翩翩,喜遊獵,好享樂,心高氣傲,自以為是。這種人我見得實在太多了,好享樂,講排場,從前的朝歌滿大街都是這樣的人,我也曾是這樣,所以我能很快和他套上關係,畢竟比起朝歌,西歧不過是個蠻荒之地,所以他來沫宮倒是挺勤快的。

三監最後一個是位於沫宮北麵的邶,邶君霍叔處是姬發同父異母的幼弟,聰慧而安份,像個普通人,他一年之中在封地霍和邶城的時間各一半,霍地在北狄環繞之中,因而姬處手中的兵馬也是相當的精銳。

【四】齊侯

薑尚這個落魄的東夷貴族最終成就了他的畢生願望,被冊封為齊侯,成了東夷之主,這些年和東夷各部打得火熱,還曾聯絡東遷的彭方遺部,去攻擊淮水附近的淮夷部落,活捉了逃奔在那的聞看,瓦解了我大商最後的武裝。

聞看在被押回鎬京的路上曾來見過我一麵,看著披發紋身的他,我深深的鞠了一躬,他猛地掙脫了看守他的西兵,一路上他表現地非常安份,所以對他的看守有些鬆懈,他奪過一支手戈,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大喊道:“天帝之子,大商之胄,日月相佐,綿延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