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一、第一個故事 意外(1 / 2)

1。

當堅持變成習慣,你就會忘記最初的自己。

2.

“老樣子,”權鷹走進石島咖啡,輕聲說了一句,服務員唐娜應了一聲,然後就給後台遞了個單子,權鷹是石島咖啡的老客戶,每次點的都是一樣的,三年來從沒有變過。

權鷹點了單,徑直走到二樓靠窗的座位旁坐下,看著窗外的風景,碰上幾個常見麵的老客戶他點頭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沒過多久,唐娜就將權鷹的東西送了上來,權鷹點頭表示感謝。

唐娜也以微笑回應,送給權鷹的微笑明顯不同別的客人的客套而虛假的笑容,而是發自內心的,她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時候開始對他有一種特殊的感覺的,也許就是從對他好奇開始的吧。怎麼能不好奇呢?

她在石島咖啡做了有兩年多了,每天下午五點半的時候,權鷹都會來這裏,點上一杯加奶熱咖啡和兩塊蜂蜜吐司麵包,坐在二樓靠窗的位子上,看著窗外的風景,坐上一個小時,六點半的時候準時離開,不管刮風下雨,都從未間斷,他就像最精密的時鍾,精確而從不出錯。

“他就不會厭嗎?”唐娜在心裏想著,石島咖啡所在的石英路是一條很普通的商業街,在安息市上百條商業街中既不顯眼也不落後,並沒有什麼特別迷人的風景,就是有特別迷人的風景看上三年也該厭了,可看權鷹的樣子還是那麼的津津有味,就像昨天、前天以及剛來的時候那樣,沒有變過。

更何況,每次來都點同樣的食物,就不膩得慌,唐娜對自家的咖啡、麵包的口味可是一清二楚,都是毫無特色的大眾口味,就像石英街一樣。也許他是來看人的吧,唐娜暗自揣測,她希望是這樣。

3。

已經立秋有一個星期了,外麵的天氣也開始漸漸轉涼,權鷹將手放在咖啡杯上,感受著咖啡的溫暖,雙眼望著窗外,看著街上的風景,他對這裏的街景早已是熟悉得如同自己家裏一樣,街上的一草一木,每一幢建築,每一塊招牌,甚至是路上的行人,雖然他並不認識他們,可幾乎每天他都能見到他們,匆匆的腳步以及很少變換的神色,在這座城市裏人們都習慣用這樣的方式保護著自己。

其實自己又何嚐不是呢?權鷹自嘲的想著,放不下的一直都是他自己。

權鷹是一名程序設計員,生活中充斥著各種枯燥的代碼、公式和一塵不變的工作環境,他做這行已經有七八年了,除了一些小軟件外,他做的最多的就是幫助一些大的軟件公司做一些零碎的編程工作,而在最終的成品上往往都見不到他的名字。比起這樣的生活,他覺得每天來坐坐,喝杯咖啡實在是一件輕鬆而有趣的事情。

壓下心裏亂七八糟的思緒,習慣性的抬眼朝對麵街上的公交站牌望去,站牌邊是一個擺著推車的六十多歲的女人,車上擺的都是些掛件,最多的是吉祥墜,用桃木雕刻成諸天神佛的摸樣,求一個平安。夏天的時候還會賣一些太陽鏡,隨著天氣的轉涼,攤子上也出現了各種保暖手套。擺攤的人叫鄭潔紅,是一家食品廠的退休工人,拿著微薄的退休金,就靠這個攤子賺的一點錢過日子,權鷹還在那裏買過幾件掛件。

穿著黃綠色製服的環衛工人丁韋正在埋頭工作著,他和另一個環衛工人瞿翠玲負責石英街這塊的保潔工作,丁韋也快六十的年紀了,一頭花白的頭發在環衛帽子下顯露無疑,曆經風霜的麵龐皺紋迭起,蒼老異常,有一點點跛的左腿若不是仔細觀察並不容易發覺,權鷹很早就在猜測他這條腿究竟是怎麼跛的,他想這應該是一個難忘的故事。

4。

乞丐老包還是靠在那個角落,髒兮兮的軍綠色袍子打著一層層補丁披在身上,斷了的左腿露在外麵,一副看著不死不活行將就木的樣子,演的一絲不苟,可惜演得再好也是對牛彈琴,來來往往的路人基本上沒人注意到他,偶爾有一停下來的行人,也是匆匆的甩下一兩個硬幣,便轉身離開,看都不看他一眼。

時間在一分一秒的過去,路燈也亮了,街上的霓虹七彩斑斕,很容易讓人陷入一種迷幻的狀態,在霓虹燈匆匆行走或者駐足觀望,在窗前的權鷹看來,都像是一個幻影。

林紹、袁怡文也下班了,結伴出門,他們兩個都是石島咖啡對門的嘉德銀行的業務員,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很長,上班的休息期間都習慣到石島咖啡來喝一杯,順便休息一會,六個月前林紹開始每天給袁怡文送花,而且還有很多別的花樣,追求的攻勢很猛,一個星期前終於獲得了回報,袁怡文成了他的女朋友。

林紹、袁怡文手挽著手走出銀行的大門,林紹說了一個笑話,袁怡文一邊笑著一邊回上幾句。他們走著,讓過一個全身裹在黑色呢子大衣裏的男人,繼續向前走去。

權鷹的目光被那個人吸引過去,因為那是個陌生人,完全的陌生人。雖然這條街上來來往往的人對於權鷹來說都是陌生人,但是都是熟悉的陌生人,但是這個人卻是完全的陌生人,權鷹第一次看到他,對於陌生人他都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