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民間藝術(4)(2 / 3)

10、萬安河西上鄉片的股子燈舞,屬燈彩舞蹈。它由一節龍頭,數股龍身,一節龍尾,二隻或四隻燈籠組成,它的股數不定,有五、七、九、十二、十六、十九股,還有二十四股,甚至三十六股,主要根據表演需要,尤其是表演擺字筆畫多少的需要。每人持一股或一燈籠表演,表演穿花時,燈籠站在場外,擺字時如筆劃不夠就湊上去添筆加點。股子燈如龍燈善扭擺回旋纏繞,且能分能合,更能隨心所欲;像鯉魚燈靈活多變,但氣勢更大,又能擺字;像太平燈也是單獨的一股股,但更美觀,更絢麗多姿。“股子燈”的燈形美觀,形象逼真,從龍頭至龍尾的每一股及燈籠都裝置有燈珠(原為蠟燭)尤其適合夜間表演。表演時,統一著裝,一般穿無襟便衣,燈籠褲,顏色較深以突出股子燈的色彩,腰係綢帶,腳穿黑布鞋。表演時配以民間打擊樂,配奏的特點是萬安民間流傳甚廣的“長流水”、“長流水急奏”、“水波浪”、“金錢花”等,極能渲染氣氛。還有吹奏樂,伴樂者10多人。

11、萬安的麒麟獅象燈舞,它是由兩隻宮燈(吉祥燈)、一隻麒麟、一隻紅獅、一隻黃獅、一隻綠獅、一隻白象6件道具,6人各持一件道具在打擊樂,嗩呐吹奏樂的伴奏下舞蹈。表演的基本動作有:小碎步、矮樁步、搖頭花、八字花、滾動花、裹腦花、交手花、狗牯跳、右掃地花、矮樁、字花等。

“麒麟獅象燈”的表演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和套路,主要由讚詞、四門大開、朝壇、纏柱四大部分組成。

(1)、讚詞。表演時一進門,麒麟、紅獅、黃獅、白象一字排開麵朝廳堂上方(文藝演出時麵對觀眾),四位藝人分別執燈按順序一邊作揖恭賀,一邊大聲朗誦讚詞。誦詞或讚詞是根據不同地點、不同對象臨時現編的,如:“獅燈送福,子孫滿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或“麒麟獅象賀新年,家家幸福日子甜,麒麟獅象祝元宵,倉滿豬肥人人笑”等。讚詞期間,各種音樂暫停。

(2)、四門大開:讚畢,音樂驟起,藝人隨著音樂跳“十字”、“彙合”隊形舞,表演四門大開。“十字”隊形指藝人以“十”字為形縱橫互相穿花表演,“彙合”隊形指從“十”字隊形的四個頂端來回向中間邊舞邊彙,舞蹈動作從“交手花”開始,接著穿插變換其他動作。爾後變換一個位置繼續跳“十字”、“彙合”隊開舞……,東南西北四個位置共四節,最後穿“籬笆花”走圓場,進入下部分。

(3)、朝壇:舞蹈地點為祠堂或住房的天壇(或天井),在一般村民家中以廳堂中為虛擬位置。按照麒麟上,白象下,紅獅左,黃獅右的位置,首先紅獅跳入天壇,至右處逗邀黃獅入天壇共舞為一節,隨後按黃獅邀紅獅共舞——紅獅邀麒麟,黃獅邀白象分組共舞——麒麟獅象四畜齊舞的順序進行,共四節。然後走圓場,進入下部分。據傳麒麟和白象較懶惰,喜靜,故獅子先跳。

(4)、纏柱:舞蹈地點在祠堂或住房的上廳,一般村民家中還是在廳堂,四周圍著四根房柱舞動。先圍著對角的兩根房柱分別纏繞著舞動,曰:“單纏柱”,後圍著四根房柱按順序分別纏繞著舞玩,曰:“雙纏柱”。最後獅子將“繡球”、麒麟將“玉書”,白象將觀音老母的“淨水瓶”賜給人間,寓意接到了“繡球”就能找到好姻緣,聽了“玉書”的勸導就能從善,用了“淨水瓶”的水就會逢凶化吉。“纏柱”表示通過跳了“獅燈”就把幸福緊緊纏住了。此時村民們便爭先恐後地將麒麟、獅子的胡須緊纏住了。此時村民們便爭先恐後地將麒麟、獅子的胡須撕下一些,掛在自家門楣上,意思是留下了“獅威”,就能消災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