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附錄(2)(1 / 3)

昌井即小毛是個很好的廚師,我們每次造訪時,都是由他來準備極好的多道菜肴的大餐,在他們的小公寓中招待我們。我們最後一次去他家是1987年12月,那時王太太已病得不輕,已不能到桌上陪我們吃飯。她躺在隔壁房間的床上,我們輪流坐在她的床邊陪她。她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護理專業。後來我們收到了Jim的電報,她在1988年6月16日去世了。

整個1990年和 1991年,Jim 通過他與昌井(小毛)的來往使我們一直得知王家所發生的事情。但突然,在1991年11月23日我們聽到了王在當月6日去世的消息,他享年86歲。我們收到了一份國務院參事室在北京發布的中文新聞。在同一天 Jim 給我們電傳來一份新聞英譯稿,這個英文稿是他在香港收到的。

在這份電文的第一段,王士倬被稱為“非黨國務院參事”,然後在敘述了他的大學教育和職業經曆後,小心地敘述了他在鄉村工業示範處以及他解放前夕為保衛人民財產把金銀藏在水塔中的事跡。

電文原文如下:

“在1948年8月,王士倬成為聯合國中部中國戰後恢複辦公室領導的鄉村工業示範處的總工程師。在邵陽解放前夕,王士倬為迎接解放保護人民財產做出了有益的貢獻。”

然後,隻用一句話,22年在農村的強迫勞動之苦,便一掃而光了:

“在文化大革命中,王士倬曾被錯誤對待,並在1976年初回到了北京。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黨中央直接關懷下,王士倬被江西省委完全平反,推倒了所有加於他的不實之詞,為其恢複名譽。”

然後,敘述了他的早期工作經曆,一方麵說明了為其平反的正確性,同時也歌頌了黨的智慧。

“王士倬是中國航空工業界的先驅者。他致力於建設國家的航空工程人才隊伍,為提升航空科研的技術水平做出了有益的貢獻。他是中國最早的風洞試驗研究者之一。

王士倬忠誠地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長期與黨同風雨、共患難。雖然他遭遇了不公平待遇,吃了很多苦,但他始終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

他深信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新中國一定能夠在技術和經濟上騰飛,他熱切地希望台灣盡快回歸祖國,完成中國統一大業。

他是一個簡樸、守紀律的人,他對人誠實。他參與了所有國務院參事室的活動,提出了對黨和政府製訂政策有益的建議。

王士倬畢生熱愛祖國、是一個忠誠的愛國者,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致力於統一祖國的大業,為社會主義和四項基本原則而奮鬥。

國務院參事室

前門東大街11號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1000061991年11月15日”

注:Antoinnette Farnhm Stepanek,Joseph Stepanek 的夫人。1947年,在他的丈夫Joseph Stepanek接受AIS(China’s Agricultural Industry Service)邀請到達中國工作四個月以後,她攜全家來到中國。1992年,Stepanek夫婦寫下了對這段生活和工作的回憶。全書共兩冊,以Joseph E. Stepanek署名的為《A Town Call Shaoyang. In-troducing Industry Appropriate to China》(美國Gold Hill Publications出版)。

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文件

贛組幹(1980)331號

南昌航空工業學院黨委:

你院(80)南航黨字037號文,關於對王士倬問題複查結論和處理意見的報告收悉。經我部研究並請示省委領導,同意撤消1956年7月19日中共江西省委五人小組關於定王士倬為曆史反革命分子結論的批複;撤消中共南昌市委五人領導小組關於建議撤消王士倬教員職務和降低工資處分的決定,恢複原工資級別(中專教師四級),同意給王士倬生活困難補助費1400元。請你們認真做好善後工作。

特此批複

中共江西省委組織部

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廿六日

抄報:中共中央組織部

抄送:

省公安廳、江西三機局黨組、中共南昌市委組織部,南昌市公安局黨組,江西化工石油機械廠黨委。

中共南昌航院委員會文件

(80)南航黨字037號

關於對王士倬問題複查結論和處理意見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