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甘藍國,身為清正的朋友,這樣的做法有些自私也太不信任朋友了,但自從暖玉事件後,容心已經失去了對清正的信心。清正有太多的牽絆,即使到了那時,他從內心裏想護著她,也會被家族裏的人逼著去妥協。她與他的關係,與家族的利益和親情相比,分量太清。
在容心把她的想法說清楚後,算珠也明智地不再提這件事。
因為算珠想的清楚,對自己的品性也足夠的了解,所以緊跟著容心的步子走。容心做的決定,即使他感覺再離譜,也不會去質疑。就像他曾祖父曾說的,他們家族出來的人,不是決策者,而是踏踏實實的執行者。
容心是利滾利,涉及的產業越來越多,而算珠則是守著錢,賺容心給的工資。隻有碰見有十足十盈利把握的項目,他才會拿出來一些。恰好的是容心做投資都是本著獵奇的宛若賭博的形式標準,算珠這種宛若割肉般的感覺出現的機會也不多。
話扯遠了,回歸正題。
算珠需要簽訂的轉讓書遠遠不如容心的多,但容心是幹脆利索,而他是磨磨蹭蹭,每簽一個名字,都要歎息一聲;每按一下爪子,都要失落一陣子。整個一上午下來,口也幹了,精力也透支了。
“簽完了?”容心穿著舒適寬鬆的灰色家居服,拖著一雙大棉拖,任一頭蓬亂的長發散著,就這樣吊兒郎當地走進了書房。
“簽完了,一個女人,你就不能注意一下你的形象?”算珠還尚未從剛才沮喪失落的情緒中恢複過來,說話聲也是輕飄飄的有氣無力。
算珠完全有資格說這個話,他每天都要見很多的人,有大型顧客,也有合作夥伴等,每日必是一身黑灰色的西裝,端的是氣質上比不過別人,也要在衣服上壓過別人,而衣服也占據了他生活花銷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唯一一項他不是那麼吝嗇的一部分。
算珠對衣服的態度便是:隻買貴的,不買對的。
容心自動過濾算珠的後半句。聽的多了,腦海中便有了自動過濾裝置。
容心走到書房的落地窗前,看了看難得一見的明媚陽光,把常年關閉的落地窗打開,讓新鮮的空氣跑進來。
最近幾年甘藍國大力發展工業,環境也是越來越差,從剛開始的沙塵暴到如今的霧霾,媒體上到處都會熱議,但這也沒有能立竿見影的效果,畢竟工業也是要發展的。容心適應很良好,在她熟知的世界裏,出現的環境汙染問題比這更嚴重。
這個小區本就城市的郊區,容心本來圖的就是這裏的安靜。等工廠在這裏建起來後,容心也無奈地發現,她在這裏居住的決定是多麼的腦殘。工廠每日的會排廢氣,從大煙筒裏翻滾出的灰煙能罩住整個的天空。如果打開陽台上的窗戶,隻在外麵晾一天衣服,晚上拿回來的時候,便能落滿黑色的小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