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後曾國藩迎來了人生當中最有轉折意義的一年——道光十八年。在這一年,雖然他金榜題名,但是成績並不滿意。當時許多富家子弟、王侯之徒,都可以輕而易舉地進夢想的翰林軒。麵對自己也不滿意的成績,再想想家世背景,他灰心了。曾國藩也不知道自己一直堅持的道路是否有意義,是不是自己為官出世就真的能夠高人一等、光宗耀祖?他想辭職回家種田,放棄那個雖曆盡十年寒窗苦讀的道路,但卻被一位朋友製止了,在那個朋友的幫助下,曾國藩按時參加了朝考。憑借著他出色的發揮,在翰林軒中贏得了一席之地。那些紈絝子弟、權貴們,被他一一超越。
我們身邊有很多人一輩子一事無成,隻滿足於過一種溫飽無憂的生活,一直到死,以為人生就是這樣。有另一些追求卓越的人不滿足於現有的成就,以批判的態度來審視自己,把他們現在的地位和所期待的狀況進行比較,激勵自己不斷努力,從而過上了另一種生活。
人生當中最可怕的就是習慣平庸。隻有不甘平庸,才能造就卓越。造物主賦予我們每個人一種突出的才能,你也許有管理的才能、繪畫的天賦、寫作的悟性、思考的資質等,但無論你的特長是什麼,都不應該將它們藏起來,而應該積極地發揮出來,並發揮得淋漓盡致。如此,你才不會被平庸的心態淹沒,才不會白白葬送自己天生的才能。
在中國,有一個被稱為“中國的阿信”的人,她就是何永智。她的成功就是由於她不甘平庸所造就的。她靠三口鍋開火鍋店起家,後來越開越大,成為中國的“火鍋皇後”。何永智原來在一個製鞋廠工作,丈夫是電工。靠工資,日子過得挺清貧,何永智不滿足這種隻能溫飽的日子。她下班後就去做些小買賣,以改變窘迫的現狀。改革開放初期,何永智大膽地把房子賣了做生意,抓住了政策的契機。賣房的價格是原來買房時的5倍,何永智從中小賺了一筆。她用賣房的3000元,買了成都市八一路一間臨街房,賣服裝和皮鞋。有自己的店鋪後,生意規模迅速擴大。後來,八一路改成了火鍋特色一條街,何永智果斷地關閉了原來的店鋪,開了“小天鵝火鍋店”。剛開始,店麵很小,隻能擺下三張桌子,設三口鍋。第一個月沒有經驗,虧損。第二個月何永智把心思用在兩個方麵:一,口味;二,服務。生意一天天好起來。何永智的店很紅火,一天的收入將近她過去一個月的工資。但她並不滿足,盼望著能賺一萬元,也當個萬元戶。20世紀80年代初,萬元戶很少,她心裏一直埋藏著強烈的進取心。為了這個店,何永智廢寢忘食,把所有精力都用在經營上,店也一天比一天紅火。6年後,她成了這條街上的“火鍋皇後”,經營麵積擴大到100多平方米。這時,何永智有了更大的夢想。
20世紀90年代初,她在成都租下了一幢2000平方米的房屋,開設了第一家分店。分店也開得同樣成功。何永智又接著擴大規模,相繼在綿陽、雙流等周邊地區開設分店,影響越來越大。
1994年,天津加盟連鎖店的開設使何永智的火鍋事業又步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天津火鍋店的起源是這樣的:1992年,到綿陽辦事的天津人景文漢看到“小天鵝火鍋”那麼紅火,於是開始尋找何永智。足足找了3個月,他才找到在武漢開店的何永智,並提出合作。何永智被對方的誠意所打動,同意合作,而且條件優惠。她說:“我出人員、技術、品牌,你投入資金,共同辦店。收回投資前,三七分成,你七我三;收回投資後,五五平分。”
天津連鎖店的開設讓何永智看到了事業發展的另一番天地,於是她又大幹了一番,以平均每月一家的速度開辦加盟連鎖店,向全國各大城市推進。很快,上海、北京、南寧、廣州、西安、沈陽、哈爾濱等地都開起了加盟店。她甚至把火鍋店開到了美國西雅圖等地,成為國際型企業。何永智一舉跨入了億萬富豪的行列。
如果何永智甘於某一階段的富足,害怕冒險,見好就收,僅滿足於在成都的經營,就不會成為後來的億萬富婆。目前何永智已成為大企業的集團總裁,曾當選為第八屆全國婦聯代表,她所創辦的企業也躋身“中國私營企業500強”行列,成為“中國最具前景的50家特許經營企業”。
人的一生或是平庸,或是卓越,主要看你怎樣選擇。如果沒有理想,沒有事業心,那就隻能庸庸碌碌地度過一生。有不少青年人很聰明,很能幹,也很自信,卻無所作為。原因就在於不想幹。一個不想獲勝的人,永遠不會在比賽中得到冠軍。一根燃燒的火柴發出的光要超過一萬斤沒有燃燒的幹柴。不管你有多大的才幹,沒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不願行動,勢必會自我埋沒。
我們常說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隻要不甘平庸,即使再平凡的崗位,你都可以成就不凡的事業,達到卓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