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待人以誠懇的例子還有很多:
曾國藩在長沙嶽麓書院讀書時,有一位同學性情暴躁,因曾國藩的書桌放在窗前,那人就說:“我讀書的光線都是從窗中射來的,不是讓你遮著了嗎?趕快挪開!”曾國藩果然按照他的話移開了。曾國藩晚上掌燈用功讀書,那人又說:“平常不念書,夜深還要聒躁人嗎?”曾國藩又隻好低聲默誦。不久曾國藩中試舉人,傳報到時,那人更大怒說:“這屋子的風水本來是我的,反叫你奪去了!”在旁的同學聽著不服氣,就問他:“書案的位置,不是你叫人家安放的嗎?怎麼能怪曾某呢?”那人說:“正因如此,才奪了我的風水。”同學們都覺得那人無理取鬧,替曾國藩抱不平。但曾國藩卻和顏悅色,毫不在意,勸息同學,安慰同室,無事一般。
曾國藩求才心切,難免也有被騙的時候。
有一次,一個冒充校官的人,拜訪曾國藩,高談闊論,議論風生,有不可一世之氣概。曾國藩禮賢下士,對投靠的各種人都傾心接待,但心中不喜歡說大話的人。這個人言詞伶俐,中間論及用人須杜絕欺騙時,正色大言說:“受欺不受欺,全在於自己是何種人。我縱橫當世,略有所見,像中堂大人至誠盛德,別人不忍欺騙;像左公(宗棠)嚴氣正性,別人不敢欺;而別人不欺而尚懷疑別人欺騙他,或已經被騙而不知的人,也大有人在。”曾國藩察人一向重條理,見此人講了四種“欺法”,頗有道理,不禁大喜,對他說:“你可到軍營中,觀我所用之人。”此人應諾而出。
第二天,拜見營中文武各官後,他煞有介事地對曾國藩說:“軍中多豪傑俊雄之士,但我從中發現有兩位君子式的人才。”曾國藩急忙間是“何人?”此人說塗宗瀛及郭遠堂。曾國藩又大喜稱善,待為上賓,但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位置,暫時讓他督造船炮。多日後,兵卒向曾國藩報告此人挾千金逃走,請發兵追捕。曾國藩默然良久,說:“停下,不要追。”兵卒退下,曾國藩雙手捋須,說:“人不忍欺,人不忍欺。”身邊的人聽到這句話,想笑又不敢笑。過了幾天,曾國藩舊話重提,幕僚問為什麼不發兵追捕。曾國藩的回答高人一籌:“現今發、撚交熾,此人隻以騙錢計,若逼之過急,恐入敵營,為害實大。區區之金,與本人受欺之名皆不足道。”此事在令人“噴飯”之餘,亦足見曾國藩的遠見與胸襟。
大度本身就是一種魅力,一種人格的魅力,不僅是對自己缺點的正視,而且也是對自身力量的自信。
做人和交友若能夠胸襟坦蕩,虛懷若穀,就可以與他人以誠相待,互相信賴,博取人們對你的支持和真誠相助,事業就有成功的希望。
曾國藩虛懷若穀、雅量大度的舉止,深深影響了他的同僚。李鴻章深受曾國藩的影響,為人處世顯得極為大度。當發現有人指出他犯有這方麵的錯誤時,他便立即改過不吝。
相交以誠,大度寬容,不僅使曾國藩自身增加了人格的魅力,取得人們對他的支持和真誠相助,更重要的是使他少樹了許多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