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績效管理是指對企業的長期戰略製定實施過程及其結果采取一定的方法進行考核評價,並輔以相應激勵機製的一種管理製度。戰略績效管理即以戰略為導向的績效管理係統,並促使企業在計劃、組織、控製等所有管理活動中全方位的發生聯係並適時進行監控的體係。
其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兩方麵:
一是根據企業戰略,建立科學規範的績效管理體係,以戰略為中心牽引企業各項經營活動;
二是依據相關績效管理製度,對每一個績效管理循環周期進行檢討,對經營團隊或責任人進行績效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對其進行價值分配。很多人認為,目前已經有許多企業意識到了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戰略管理是對企業戰略的形成與實施過程的管理,包括企業內外部環境分析、戰略製定、戰略實施、測評與監控四個環節。績效管理是測評與監控環節最重要的構成要素,因此,績效管理是具有戰略性的管理製度體係。現實中我們會發現:一些企業中,部門績效突出,但企業戰略目標卻未能實現,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戰略與績效管理相脫節,即戰略的製定和實施未有效融入績效管理中,形成一體化的戰略性績效管理體係。
那麼如何才能製定出優秀的績效管理計劃,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呢?開發有效的績效管理戰略需要注意這樣幾個步驟。
開發有效績效管理戰略的十個重要步驟:
1.明確推動製定績效管理解決方案的需求。
2.確定戰略的發展方向。
舉例說,當波音意識到與主要競爭對手空中客車產生差距時,該芝加哥公司開始反省其員工的組織形式。它發現,若要打敗空中客車,波音就需像空中客車一樣,贏取外部的企業戰略合作夥伴。波音的自我檢查引導其製定出了合適的戰略。
3.確保您的業務與戰略掛鉤。
如果您的企業有很多業務部門,並且有一些是通過新近的收購而獲得的,那麼確保您的業務與戰略掛鉤就更為重要。
4.確保您公司的員工都是您需要的人才。
不要想當然的以為您了解自己員工的技能。
5.根據一致的標準評估員工。
如果您評估員工的標準在變化,您將不能建立評估員工表現的統一標準。而如果沒有這種標準,就無法衡量進展。
6.讓員工清楚了解自己的表現是否與公司戰略相符。為您的績效管理架構創造一個開放的交流平台。
7.為員工提供職業發展機會。
一旦戰略製定,即要確保業務與戰略的一致性,並開始與員工在企業目標上進行交流。當知道公司的整體戰略及其個人參與部分時,員工情緒會提高,將非常樂於學習如何專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8.將員工的能力與職位掛鉤。
您不僅需要了解員工和管理者的技能水平,並且還需要知道他們具備何種能力。
9.鼓勵員工往有助於實現企業目標的方向表現。
培訓可為員工傳授所需的技能,但並不會改變行為表現。當一個組織的領導對績效管理架構表示出信任並親自進行實施時,員工的表現也會隨之改變。
10.找出差距並長期監控。
找出培訓與指導的方法,建立員工的責任心。改變往往使人們極為不安,您可通過使管理者也投入到部門的發展中,來減輕員工的此種不安。讓您的管理者成為平和的指導者,而非嚴肅的訓練者。當表現差距擴大時,可視之為建立強大團隊的機會,不要因為員工的某些缺點而進行懲罰。
生活中的管理箴言
作為人力資源管理重要組成部分的績效管理應該成為企業戰略的傳遞係統,通過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把企業戰略思想、目標、核心價值觀層層傳遞給員工,使之變成員工的自覺行為,並能不斷提高員工素質,使員工行為有助於企業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