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績效管理,讓我想起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故事說的是三隻老鼠一同去偷油,老鼠們找到一個油瓶,通過協商達成一致意見,輪流上去喝油。於是三隻老鼠一隻踩著一隻的肩膀開始疊羅漢,當最後一隻老鼠剛剛爬到另外兩隻的肩膀上,不知什麼原因,油瓶倒了,並且驚動了人,三隻老鼠不得不倉皇逃跑。
回到鼠窩,大家開會討論行動失敗的原因。
最上麵的老鼠說,我沒有喝到油,而且推倒了油瓶,是因為我下麵第二隻老鼠抖動了一下;第二隻老鼠說,我是抖了一下不錯,但那是因為我下麵的第三隻老鼠抽搐了一下;第三隻老鼠說,對,對,我之所以抽搐是因為好像聽見門外有貓的叫聲。
“哦,原來如此呀!”大家緊張的心情頓時放鬆下來。
結論:貓的責任。
在這故事中,每個人都找到了導致自己沒有完成任務的原因,最後,不僅沒有找組織內部的責任人,反而,把責任歸咎到了外部。所謂的績效管理在這裏因為職責不清,最後,成為不能對號入座的工具了。
與現實對照著來看,企業裏很多人也同樣具有老鼠的心態。
營銷部門的經理A說:“最近銷售做得不好,我們部門有一定責任,但是最主要的責任不在我們,競爭對手紛紛推出新產品,比我們的產品好,所以我們很不好做,研發部門要認真總結。”
研發部門經理B說:“確實,我們最近推出的新產品是少,但是我們也有困難呀,我們的預算很少,可就是如此少得可憐的預算,也被財務削減了!”
財務經理C說:“是,我是削減了你的預算,但是你要知道,公司的采購成本在上升,我們當然沒有多少錢。”
采購經理D忍不住跳起來:“不錯,我們的采購成本是上升了10%,可是為什麼你們知道嗎?俄羅斯的一個生產鉻的礦山爆炸了,導致了不鏽鋼價格的上升。”
A、B、C:“哦,原來如此呀,這樣說,我們大家就都沒有多少責任了,哈哈哈哈……”
結論:俄羅斯的問題。
這樣的現象在我們的企業中總是不斷的發生,老板、主管們卻總找不到問題的症結在哪裏,大家一旦遇到問題,不是分析如何解決,而是首先想的是如何解脫自己,推卸責任。
出現這樣的問題,就在於企業沒有認真地考慮績效管理的過程,隻是關注績效管理的結果。
績效考核不等於績效管理,它隻是績效管理的一個部分。績效管理是一個完整的係統,它應該包括計劃績效、管理績效、評估績效和反饋績效四個環節:計劃績效是整個績效管理過程的起點,當新績效時間開始時,管理者和員工經過一起討論,製定績效目標,就員工將要做什麼、需要做到什麼程度、為什麼做、何時應做完等問題進行識別、理解並達成協議;管理績效是管理人員和員工進行持續的績效溝通,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幫助員工提高個人績效,是在整個績效期間內一直進行的;評估績效是選擇合理的考核方法與衡量技術,對員工進行考核,它是在績效時間結束時進行的;反饋績效是進行績效考核麵談,對績效改進進行指導,實現報酬反饋,也是在績效時間結束時進行的。
在老鼠偷油的過程中,就應當即時的將責任進行分解,這樣,在導致任務失敗的時候,就能準確地找到是哪個環節導致的失敗,也就能夠在進行考核時找到責任人。不至於大家隻是推諉,卻沒有人承擔責任,成了一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現實。當每個部門都完成了自己的績效目標時,企業的總體績效自然就會很好,在同等市場環境下的競爭中,企業也將會始終立於不敗之地。
生活中的管理箴言
1.推卸責任是想讓別人知道這不是他的過錯,不是他的責任,這就需要各種理由,也就是常說的借口,通過找借口來說明這不是他的責任,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
2.企業進行績效考核的時候,不能孤立地就績效考核而績效考核,而應當從績效管理的角度來重新認識績效考核的實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