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沒有執行力,哪有競爭力(1 / 1)

在很多組織裏,它們常常是策略、願景一大籮筐,卻光說不練,僅流於“口號管理”,它們並沒有把那些策略、願景落實到具體的目標、計劃上。

麵對失敗時,卻把責任歸咎於戰略決策的失誤。多數情況下,戰略本身並不是原因,策略也沒錯,可以說,最根本的就是這些組織嚴重缺乏執行力!

大多數情況下,組織與競爭對手的差別就在於雙方的執行力上。如果競爭對手將戰略付諸實施的能力比你強,也就是執行力比你強,那麼,你就會落後。

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托馬斯·彼德曾這樣說道:“一個合格的戰略,如果沒有有效的執行,會導致整個戰略的失敗;有效的執行不僅可以保證一個適合的戰略成功,而且還可以挽救一個不適合的戰略,或者減少損失。”

執行力對於一個組織而言就是這麼重要。

執行力對於領導人來說,是必須要麵對的問題,不管你是在全球性的企業還是一家小企業裏麵,如果擔任了領導者都必須深入而充滿激情的參與執行。

當今中國正處於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商業機會比比皆是,執行力對個人、組織都極為重要,是核心競爭力。因為任何事情計劃得再好,不如現在卷起衣袖開始做;向著目標,麵對偉大的戰略,最重要的是立即行動起來。

到目前為止,“執行”一詞一直沒有一個清晰、統一的定義,“執行”在每個人心目中的理解、認識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

它主要有兩種含義:

第一種含義指的是完成計劃。此時的“執行”是與“計劃”、“目標”相對應的。這在某種意義上是一個狹義的解釋。

而另一種含義是指如何完成任務的學問和策略。這則是一個更加寬泛的解釋:凡是事情,都可以“執行”,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製定計劃、規劃戰略等都是執行的對象;製定計劃、規劃戰略,如未能按照要求的時間、水準完成,都是執行力不強的表現。而這也是本書要講的“執行”概念。

提升組織或個人的執行力,就必須係統地認知和全麵深刻地理解執行和執行力的概念、構成要素、意義和價值等基礎問題。

執行是一門學問,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於組織經營管理的始終。組織經營的三個核心環節是:製定戰略、人員匹配、實施運營,而執行則貫穿於這三個核心環節的始終。

對於組織而言,執行是一套係統化的流程,包括對方法和目標的嚴密討論、質疑,堅持不懈地跟進,以及責任的具體落實;包括對組織所麵臨的環境做出假設,對組織的能力進行評估,將戰略與運營及實施戰略的相關人員相結合,對相關人員及其所在的部門進行協調,以及將獎勵與工作績效相結合;還包括一些隨著環境變化而不斷變革前提出的假設和提高執行力以適應變化所帶來的挑戰的機製。

生活中的管理箴言

1.從最基本的意義上來說,執行就是將想法變成計劃、目標和戰略,並將其落到實處、變成結果的過程,是一種暴露現實問題並根據現實情況采取行動的係統化的流程。

2.選擇行業、製定計劃、確定目標、規劃戰略、實施戰略等都需要執行,離開執行,組織將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