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群策群力,民主管理(1 / 2)

為了讓製度在組織裏的落實得到更有力的保障,管理者必須要提高管理能力,同時,還要做到公平、公正和公開。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中國還有句古話叫做:“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成功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秘訣:擁有一套適合本企業的優良的規章管理製度,並有一支高效的團隊將其上千次地反複執行和堅持。

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員工,規章製度就是規範,是有關權利義務的設定,它的對象範圍是企業的全體員工,而並非針對個別人、個別事件。

柯達創業初期,創始人喬治·伊斯曼收到一位普通員工的建議書,建議書呼籲生產部門將玻璃窗擦幹淨。這雖然是不能再小的一件事情,伊斯曼卻看出了其中的意義所在。他認為這是員工積極性的表現,立即對該建議的提出者公開表彰,發給獎金,從此建立起一個“柯達建議製度”。對公司來說,這種建議製度在降低產品成本核算、提高產品質量、改進製造方法和保障生產安全等方麵起了很大的作用。柯達公司認為,這種製度起到了溝通上下級關係的作用,因為在每個員工提出一個建議時,即使他的建議未被采納,也會達到兩個目的:一是管理人員了解到這個員工在想什麼;二是建議人在得知他的建議得到重視時,會產生滿足感。

正是這樣的群策群力,讓柯達獲得了今天的成功。

單打獨鬥、個人英雄主義的工作方式在現今社會是越來越不可取了,反而團隊的分工合作方式正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認同。在管理中,打破各個層級、各部門之間無形的隔閡,促進相互之間融洽、協作的工作氛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良方。因此在工作中人為的設置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屏障,分隔彼此是十分不可取的,隻有敞開辦公室的門,製造平等的氣氛,才能敞開彼此合作與心靈溝通的門。對一個企業而言,最重要的一點是營造一個快樂、進步的環境:在管理的架構和同事之間,可以上下公開、自由自在、誠實地溝通。

重視員工建議製度的建設,是提高溝通效率的最有力的武器。要保證建議的合理采納,同時避免某些員工利用製度的空隙製造企業中的消極情緒,建立專門機構是十分必要的。這個機構必須具有以下的程序和職能:

一、簡化建議程序

美國惠普公司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周遊式管理辦法”,鼓勵部門負責人深入基層,直接接觸廣大員工。為此,惠普公司的辦公室布局采用美國少見的“敞開式大房間”,即全體人員都在一間開放的辦公室裏辦公,各部門之間隻有些許的矮屏分隔;除少量會議室、會客室外,無論哪級領導都不設單獨的辦公室;同時不稱呼頭銜,即使對董事長也直呼其名。這樣有利於上下左右互相交流溝通,創造無拘束和合作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