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體型外貌哈白豬頭中等大小,兩耳直立,麵部微凹。體型較大,背腰平且直,腹稍大、不下垂,乳頭一般有7對以上。腿和臀較豐滿,四肢強健,體質結實。全身被毛白色。
3.生產性能公豬在8月齡,母豬在10月齡就可進行配種。
初產母豬產仔數為9.4頭,經產母豬產仔數為11.3頭。
15~120千克日增重587克,體重115千克時屠宰率在75%左右,90千克屠宰胴體瘦肉率45%以上。成年公豬體重為222.1千克,成年母豬體重為176.5千克。
4.評價具有適應性強、雜交效果好、肥育速度快、幼豬初生體重大、斷奶體重大等特點。與民豬、三江白豬和東北花豬進行正反雜交,均呈現出明顯的雜種優勢。
(二)新淮豬
1.產地及分布新淮豬主要產於江蘇省淮安市,采用淮豬和大白豬雜交培育而成,廣泛分布於江蘇省下遊地區。
2.體型外貌新淮豬頭較長,嘴平直、略凹,耳中等大且向前下垂。背腰平直,腹稍大但不下垂,乳頭有7對以上,臀部稍傾斜,四肢強健。除在體軀末端有少量白斑外,身體其⑧部位均為黑色。
3.生產性能新淮豬性成熟較早,公母豬一般在3月齡左右就可開始配種。初產仔數為10.5頭,經產仔數為13.23頭。體重87千克時屠宰率71%,胴體瘦肉率45%左右。成年公豬體重為244.2千克,成年母豬體重為185.22千克。
4.評價新淮豬適應性強、耐粗飼、產仔數較多,但經濟早熟性較差。
(三)寧鄉豬
1.產地及分布寧鄉豬原產於湖南長沙寧鄉縣的流沙河和草衝一帶,因此又稱為“流沙河豬”“草衝豬”。主要分布於℃陽、桃江、寧鄉、漣源、安化、懷化及邵陽等地。
2.體型外貌寧鄉豬頭中等大小,額部皺紋橫行,耳小下垂,頸粗短。體型中等,背腰寬且凹陷,腹部下垂,臀部傾斜,四肢粗短,大腿欠豐滿,多臥係。被毛短而稀,毛色為黑白花。寧鄉豬按頭型可分為“獅子頭”“福字頭”和“閹雞頭”三種;按毛色可分為“烏雲蓋雪”“大黑花”和“小黑花”三種。
3.生產性能寧鄉豬性成熟較早,母豬4月齡時進入發情期,6~7月齡時就可開始配種。初產母豬產仔數為8頭左右,經產母豬產仔數為10頭左右。
育肥期22~96千克日增重587克。體重90千克左右時屠宰率74%,胴體瘦肉率35%左右。成年公豬體重為87.2千克,成年母豬為92.6千克。
4.評價寧鄉豬具有適應性強、早熟易肥、繁殖率高、蓄脂力強、性情溫順、肉質疏鬆和肉味鮮美等特點。與外種豬進行正反雜交,具有明顯的雜種優勢。
(四)上海白豬
1.產地及分布:上海白豬主要產於上海市近郊的上海縣和寶山縣,由大白豬、蘇白豬和太湖豬等豬種進行雜交培育而成。
2.體型外貌:上海白豬臉平直或微凹,耳中等大略向前傾。
體型中等,體軀較長,體質堅實,背寬且平直,乳頭多為7對。全身被毛白色。
3.生產性能:母豬初情期為6~7月齡,多在8~9月齡配種,公豬一般在8~9月齡,體重100千克以上開始配種。初產仔數平均為9.78頭,經產母豬(3胎及3胎以上)產仔數11~13頭。
70~90千克日增重615千克。90千克屠宰率為72.58%,胴體瘦肉率52.78%。成年公豬體重250千克左右,母豬體重177千克左右。
4.評價:上海白豬生長發育快,產仔多,適應性強、屠宰率和胴體瘦肉率較高、豬皮質優,是商品瘦肉豬和優質皮革原料豬的優良雜交親本。
(五)豫南黑豬
1.產地及分布豫南黑豬產於河南省信陽市,由淮南豬和杜洛克通過雜交選育而成。
2.體型外貌豫南黑豬頭中等大,耳中等大且下垂,額部寬,有少量皺紋,嘴長且直,頸短粗。體型中等,背腰平直,腹稍大但不下垂,乳頭有7對以上,臀部豐滿,四肢健壯。全身被毛黑色。
3.生產性能豫南黑豬繁殖性能較好,初產母豬產仔數為10.9頭,經產母豬產仔數為12.3頭。育肥期日增重648.1克,屠宰率74.67%,胴體瘦肉率56.08%。
4.評價豫南黑豬具有肉質優良、適應性強、體質健壯,繁殖性能好、瘦肉率較高、性情溫順、耐粗放、易飼養、抗病性好、耐寒冷等優點,但耐熱性較差。
三、引入品種
(一)大白豬
1.產地及分布大白豬又稱大約克夏豬,原產於英國約克縣,是世界著名的瘦肉型豬種,也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廣的瘦肉型豬種之一。
2.體型外貌大白豬頭大小適中,頭頸較長,麵部微凹,耳大且直立。體型較大,發育勻稱,背腰微弓,後軀發育良好,四肢結實,乳頭平均為7對。全身被毛白色,少數額角皮上有小暗斑。
3.生產性能母豬一般在5月齡時進入發情期,8月齡,體重在120千克以上時即可進行配種。初產母豬產仔數為9~10頭,經產母豬產仔數為10~12頭。肥育豬體重25~90千克日增重800~900克。90千克屠宰胴體瘦肉率62%以上。成年公豬體重250~300千克,成年母豬體重230~250千克。
4.評價大白豬具有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繁殖性能高、胴體瘦肉率高、適應性強、肉質好等特點。既可用作母本,也可用作父本,具有優良的種質特性,是生產商品瘦肉豬的優良親本。
(二)長白豬
1.產地及分布長白豬原名蘭德瑞斯豬,產於丹麥,分布廣泛,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豬種之一。由於各國培育要求有所不同,使得各國的長白豬具有不同的特點,有法係長自豬、英係長自豬、荷蘭長白豬等,但具代表性的還是丹麥長白豬。我國引進的有丹麥、法國、美國、加拿大等國的長白豬,主要分布於浙江杭州⑧杭縣和天津的寧河。
2.體型外貌長白豬頭部較小,臉麵平直,嘴長而直,耳向前平伸。軀幹較長,背部平直稍呈弓形,四肢較高,後軀的肌肉較豐滿,乳頭為7~8對。除眼角和尾根部偶有小塊暗斑外,全身被毛白色。各國培育的長白豬各有不同,如瑞係長白豬體軀較粗壯;美係長白豬體軀較高,而後軀肌肉欠豐滿。
3.生產性能長白豬性成熟較晚,一般在6月齡時進入發情期,9~10月齡體重120千克時開始配種。初產母豬平均產仔數為11.5頭,經產母豬平均產仔數為11.2頭左右。育肥期30~100千克平均日增重950克。90千克屠宰率為71.66%,胴體瘦肉率為66.42%。成年公豬體重為246.2千克,成年母豬為218.7千克。
4.評價長白豬具有生長發育快、產仔多、省飼料、瘦肉率高、泌乳性能好等優點,但體質較弱、抗逆性差、對飼養條件要求高。用長白豬作第一父本,與我國豬種進行雜交,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