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優質豬品種和雜交(3 / 3)

(三)杜洛克豬

1.產地及分布杜洛克豬原名為杜洛克澤西,原產於美國紐約州,是美國目前分布最廣的品種,也是世界上較為流行的品種之一。我國首次從英國引入,後又陸續從美國、匈牙利、日本較大數量地引入。現主要分布於北京南郊、浙江省和河南省正陽縣。

2.體型外貌杜洛克豬頭大小適中、較清秀,顏麵稍凹陷,嘴長直,耳中等大且向前傾,耳尖下垂。體型高大,結構勻稱,胸寬而深,背腰稍弓,腹線平直,全身肌肉豐滿平滑,後軀肌肉特別發達,四肢粗壯。全身被毛紅棕色。

3.生產性能杜洛克豬母性較強,育成率高。初產母豬產仔數為9頭左右,經產母豬產仔數為10頭左右。杜洛克是生長發育最快的豬種,肥育期日均增重750克以上,最大可達920克以上。90千克屠宰率為75%,胴體瘦肉率為62.20%。成年公豬體重340~450千克,母豬體重為300~390千克。

4.評價杜洛克豬具有生長速度快、適應性強、飼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耐粗性能強、耐低溫等優點,但耐高溫能力差,且繁殖率不高。與我國地方豬種雜交,常作為終端父本來達到增產瘦肉和提高產仔數的目的。

(四)漢普夏豬

1.產地及分布

漢普夏豬原產於英國南部,由美國選育而成,是北美分布較廣的品種,數量僅次於杜洛克豬。是目前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品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

2.體型外貌頭中等大小,顏麵長而挺直,耳直立。體型較大,中軀較寬,體側平滑,背腰粗短,腹部緊湊,呈弓形,乳頭6對以上,後軀肌肉發達。披毛黑色,在肩部和頸部結合處有一條白帶(包括肩胛部。前胸部和前肢)圍繞,故又稱“銀帶豬”。

3.生產性能漢普夏豬繁殖力不高,初產仔數平均為7.63頭,經產仔數平均為9.74頭。育肥期25~90千克日增重819克。90千克屠宰率為74.42%,胴體瘦肉率為65.34%。

4.評價漢普夏豬具有胴體背膘薄、眼肌麵積大、胴體瘦肉率高等優點,但肉質欠佳,肉色淺。可用作終端父本,也可作母本。以其為父本,地方豬或培育品種為母本進行雜交,可顯著提高商品豬的瘦肉率。

(五)皮特蘭豬

1.產地及分布皮特蘭豬原產於比利時的布拉幫特省的皮特蘭村,由英國的巴克夏豬與法國的貝葉豬回交,再與英國的大白豬雜交選育而成。

2.體型外貌頭部清秀,顏麵平直,鼻大且直,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傾。體軀短、呈圓柱形,背腰寬,腹部平直,四肢較短,後軀肌肉發達。毛色呈大塊黑白花、灰白色,且有旋毛。

3.生產性能母豬母性好,一般6~7月齡進入發情期,發情周期為18~21天。平均產仔數為10頭左右。6月齡體重可達90~100千克,體重在90千克以後生長速度明顯減慢,日增重750克左右。屠宰率76%,瘦肉率為70%以上。

4.評價胴體瘦肉率高,但繁殖力較低,生長速度緩慢,肉質不佳,易發生灰白肉。所以在雜交利用中,一般用作終端父本,可顯著提高雜交後代的胴體瘦肉率,還可避免灰白肉的發生。

第二節雜交

一、雜交的概述

雜交是指不同品種、不同品係個體間或類群間的交配。雜交中,用作公豬的品種稱為父本,用作母豬的品種稱為母本,雜交所產生的後代稱為雜種。不同品種的豬雜交所產生的雜種,通常會表現出生活力和生殖力較強,生產性能較高,這種現象叫做雜種優勢。

雜交的目的,是使各親本的基因配合在一起,從而加速品種的改良和利用雜種優勢,在短時間內生產出高性能的商品育肥豬。其中雜種豬的雜種優勢,主要取決於雜交用的兩個親本群體及相互配合程度。豬的雜交方式有多種,要充分發揮雜種優勢就必須選擇理想的雜交方式。

二、雜交的方式

雜交已成為現代化養豬生產的重要手段,在養豬生產中常用的經濟雜交模式有二元雜交、三元雜交、四元雜交、二元輪回雜交和三元輪回雜交。各種雜交方式都有其優缺點,在生產中,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合適的方式。

(一)二元雜交

二元雜交又稱簡單雜交,是利用兩個品種或品係的公母豬進行交配,雜種一代可全部作為商品育肥豬。

這是最為簡單的一種雜交方式,篩選雜交組合時,隻需一次配合力測定;能獲得100%的後代雜種優勢,雜交一代整齊一致,適應性較強。在我國一般以地方品種或培育品種為母本,以引入豬種作父本,是我國應用廣泛的一種雜交方式。這種雜交方式的缺點是父母本均為純種,均無雜種優勢可以利用,僅僅利用了生長肥育性能的雜種優勢。

(二)三元雜交

三元雜交又稱三品種雜交,是從二元雜交的雜種一代中,選留優良的母豬作母本,再與另一品種的公豬進行交配,後代全部作商品豬育肥。第一次雜交所用的公豬品種稱第一父本,第二次雜交所用的公豬品種稱第二父本或終端父本。

三元雜交的優點是既能獲得100%的後代雜種優勢,也能獲得效果十分顯著的母體雜種優勢;既能充分發揮雜種母豬在繁殖性能方麵的優勢,又能使第一和第二父本在肥育性能和胴體品質方麵的優勢得到充分利用;綜合效果比二元雜交好。其缺點是雜交繁育體係較為複雜,需要飼養3個純種(係),還要保持大量的一代雜種母本群,需要二次配合力測定。

(三)四元雜交

四元雜交又稱四品種雜交或雙雜交,是以兩個二元雜交為基礎,在其中一個二元雜交後代中選出優良公豬作父本,另一個二元雜交後代的母豬作母本,再進行雜交,獲得的四元雜種豬全部作為商品育肥用。

四元雜交的優點是能充分利用母本和父本雜種優勢,獲得100%的後代,具有最高的雜種優勢率。其缺點是雜交繁育體係複雜,不僅要維持4個親本品種純繁,還要飼養大量的二元雜交種母豬和公豬。

(四)二元輪回雜交

二元輪回雜交是在雜交一代中選擇優良母豬,逐代分別與兩親本的純種公豬輪流交配,每代隻留優良母豬作種用,其⑧的雜種公母豬全部作商品育肥豬。

二元輪回雜交的優點是可長期保持一個雜交母本和兩個純種父本品種交配。由於母豬和商品豬都是雜種,均能表現雜種優勢。這種方式比較簡單,隻要飼養兩個品種的少量公豬,及時補充生產群雜種小母豬即可,不必進行親本品種純繁。其缺點是一代雜交後,其後代不能保持100%的雜種優勢,雜種的遺傳性不穩定。

(五)三元輪回雜交

三元輪回雜交是從三品種雜交的後代中選擇優良母豬,逐代分別與三品種純種公豬輪流交配,每代隻留優秀母豬作種用,其⑧的雜種公母豬全部作商品育肥豬。

三元輪回雜交的優點是可以自行產生雜交母本,並可獲得較高的後代和母本雜種。其缺點是三代以後,其後代和母本雜種優勢略有降低,到一定程度後,後代和母本雜種優勢停留在86%的水平上,雜種的遺傳性不穩定,從而使下一代的一致性逐漸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