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庚在重慶考察一個多月,耳聞目睹,深感失望,更加強了他必須到延安去看個究竟的決心。隨後他路經成都,蔣介石設宴款待,飯後與陳交談。當問及陳到成都後欲往何處,陳答:“蘭州、西安,延安如有車可通也要去。”蔣一聽陳說要去延安,便情不自禁地破口大罵。陳嘉庚感到事態確實嚴重,但仍耐心解釋說,餘代表華僑回國考察,凡交通無阻地區,都要前往考察,以便回南洋後向華僑報告真實情況。蔣介石見勸阻無效,隻好勉強說:“要去也可以,但不要受人欺騙。”
蔣介石耍盡兩麵手法,當麵說要去也可以,背後卻設置障礙。陳嘉庚一路上好不容易衝破重重阻撓,終於到達延安,受到延安各界五千多人的熱情歡迎。在歡迎會上,陳嘉庚首先代表南洋千萬華僑向大家致意,並說,“我早就希望訪問延安,今天實現這願望我感到很高興”。他還說,“南洋廣大僑胞出錢出力,全力支援祖國抗戰,……廣大華僑迫切希望國共兩黨堅持合作,堅持抗戰,實現這兩條是海內外同胞的共同願望。”
陳嘉庚在延安期間,邊慰勞考察,邊與各界人士交談,還多次與八路軍總司令朱德促膝談心。當談及國共關係時,朱總司令列舉幾項對方違約的事實,如嚴重歧視八路軍,擅自停發抗日軍政費用及武器彈藥等,講得有據有理,給陳嘉庚留下深刻印象。
與中共領導人毛澤東會晤,是陳嘉庚此行重要目的之一。兩人從未見麵,一次幸會,十分難得,互相間開誠布公,有啥說啥,其中心議題仍是團結抗戰大事。
陳嘉庚懇切地說:“一是希望堅持抗戰,把日寇趕出中國去;二是希望國共合作,兄弟間一切摩擦都等打敗了日寇再解決。”
毛澤東說,“陳先生說出了我們的心裏話,共產黨是主張國共合作團結抗戰的。我們現在的立場,從我們對蔣委員長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來。過去十多年,我們被他打得遍體鱗傷,還懸賞要我的首級。但我還是想請陳先生見到他的時候轉告他,我對他並無惡意,隻要他堅持抗日,我便擁護他的領導。”
交談中,毛澤東還對陳嘉庚的愛國主義精神表示讚賞。他說,“我們大批中國人在海外,他們都是我們的同胞,要好好宣傳愛國主義精神,大家團結起來,聯合起來救國。”
陳嘉庚通過對重慶和延安兩地的深入考察對比,終於弄清了涉及抗戰前途與祖國命運的兩大關鍵問題:一是中國的希望究竟在哪裏,二是國共兩黨摩擦真相究竟何在。他認為,重慶虛浮乏實黑暗腐敗,國難當頭仍燈紅酒綠紙醉金迷,行政機構不負責任,抗戰氣氛淡薄,營私舞弊嚴重……總之,“絕無一項令人稍感滿意”。到了延安,始知那裏別有天地,人民安居樂業,上下打成一片,軍民同仇敵愾,處處團結抗戰,令人“喜慰莫可言喻,如撥雲霧見青天”。此外,陳嘉庚一路上,特別是從西安到延安來往途中,“親見兩黨不洽者五次……如在西安阻止慰勞團赴朱德之宴,唆使洛川少數人投遞反共信函,宜君縣(蔣管區)發生搶劫卻嫁禍共產黨,陳立夫到西安寓所專講……兩黨摩擦,其是非曲直,已有客觀依據,事實勝於雄辯。”
陳嘉庚從西北歸來後,冒著被國民黨當局視為眼中釘的風險,仍風塵仆仆到南方各省區慰勞視察,繼續為抗戰呼號,為民眾請命。並於同年12月底回到新加坡,受到當地華僑的盛大迎接。
陳嘉庚以南僑總會主席身份千裏迢迢組團回國,曆時十個多月,行程數萬公裏,走遍大江南北,曆盡千辛萬苦,慰問前方抗日將士和後方受難同胞,呼籲國共團結抗戰,不要分裂。同時又將回國見聞如實向華僑報告,鼓勵他們繼續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出錢出力,多寄彙款支援祖國抗戰。
陳嘉庚此行收獲甚豐,既明察了重慶和延安真相,又認清了蔣介石與毛澤東兩人不同的為人。他胸中煩悶一掃而光,心情格外舒暢。他確信抗戰有了指望,中國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