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對祖國抗戰的貢獻(2 / 3)

汪精衛叛國投敵後,仍恬不知恥,暗中指使其黨羽到南洋以妖言惑眾,妄圖破壞抗戰大業。為了使海外僑胞進一步擦亮眼睛,善辨忠奸,加強團結,以利抗敵,陳嘉庚以南僑總會名義發出通告,詳列汪精衛賣國罪行,號召廣大僑胞辨奸討逆,繼續捐資救難、輸財救國,抗戰不達最後勝利,支援抗戰活動決不停止。各地華僑積極響應號召,討逆活動一浪高過一浪。新馬華僑普遍舉行“反汪宣傳周”,參加討逆人數達170萬人次。仰光僑胞籌款100萬元作為緝拿汪賊經費,歐美華僑與南洋華僑並肩戰鬥,討汪活動遍及各大僑居城市,輿論界也在報紙上公開表示“誓與汪賊不共戴天”。

陳嘉庚為了國家民族利益,不顧個人私誼,不怕得罪執政的國民黨當局,在抗戰關鍵時刻,挺身而出,向汪精衛之流開炮,並給予窮追猛打,有力地打擊了妥協投降派的囂張氣焰,進一步鼓舞了全國軍民鬥誌,在政治上為祖國堅持抗戰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回國視察慰勞將士,敦促國共一致對外。1940年,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海外僑胞對祖國抗戰和親人安危異常掛念。陳嘉庚肩負華僑重托,組織南洋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一則慰勞前方抗日將士,鼓勵他們繼續英勇殺敵;二則實地視察國內狀況,以便向僑胞通報並增強其愛國心,繼續以強大財力物力支援祖國抗戰。

陳嘉庚僑居新加坡幾十年,深知日寇之所以敢於明目張膽侵略中國,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因為祖國太窮太弱。何況國內長期陷入內戰,焉能對外?為此,他想趁回國之機,實地了解國共紛爭和摩擦真相,敦促雙方以大局為重,大敵當前務必一致對外。

同年3月26日,陳嘉庚組織好慰勞團起程後,經仰光直飛重慶。在重慶機場歡迎茶會上,陳嘉庚激動地向重慶各界人士說,“我離開祖國已經十八九年了,對於國內情形,很欠明悉。但是,我有一顆心,這顆心隨時隨地都惦念著祖國。這次我們回來,帶來的是一顆心,一顆赤裸裸而又熱誠的心。”講話中他還把祖國比作華僑的父母,華僑援助祖國,是子女對父母應盡的責任。華僑希望大家精誠團結,共同戰勝日寇。陳嘉庚一踏進國門,就向國人顯示出海外赤子的一片忠誠。

陳嘉庚在重慶期間,利用各種大小歡迎會、個別交談、參觀訪問等機會,表達海外華僑對祖國軍民慰問之情,視察國內實施抗戰狀況,勸說國共兩黨要團結抗戰,不要分裂,不要讓華僑失望。

例如,在國民黨要人白崇僖做東的招待會上,聽說白祟僖將出麵調解國共糾紛,陳嘉庚感到欣慰。說在南洋風聞國共摩擦嚴重,以為是漢奸造謠,到這裏之後才知道情勢確實危急。如不幸分裂,則無異自殺,心中憂慮無窮。今聞將軍有排解之策,深望極力斡旋,若得化險為夷,一致對外,實國家民族無窮之福也。

又如,在八路軍駐渝辦事處舉行的茶話會上,葉劍英、林伯渠、鄧穎超等人在座。陳嘉庚在會上也著重闡明國共兩黨要團結抗戰。他說,今日國共兩黨名義上雖不一樣,而為國家民族奮鬥的心則一,可以說是兄弟黨、姐妹黨。萬望兩黨關係人,以救亡為前提,勿添油助火,國家幸甚,民族幸甚。若國共兩派意見日深,發生內戰,海外華僑必痛心失望。葉劍英對陳嘉庚的講話表示歡迎,並希望他到國民黨處亦作如此表示。接著,陳嘉庚還詢問了到延安的路線和交通,葉劍英一一作答。幾天後,毛澤東拍來電報,盛情邀請陳嘉庚訪問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