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在科學上能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這不能不與他少年時代的刻苦學習密切相關。特別是他那超人的記憶力,是他同輩的人所望塵莫及的。
少年時代的茅以升在爺爺的啟發教育下,對學習特別用功。為了鍛煉自己的記憶力,無論是打霜下雪的早晨,還是赤日炎炎的正午,他都站立在滾滾的江邊,自覺地背誦古詩古文。經過數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他不但能背誦上百首唐詩宋詞,即使是先秦的散文也能背誦數十篇。
有一次,茅以升的爺爺在家裏練習書法,抄寫的是《東都賦》。當茅以升的爺爺抄完擱筆之時,他竟能把《東都賦》全部背誦下來。爺爺頓時欣喜若狂,連連稱讚茅以升的記憶力好。可茅以升的爺爺哪知,茅以升常常抓緊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來訓練自己的記憶力。春去冬來,幾度歲月,茅以升的記憶力已相當強了。
少年時代的茅以升,除了喜愛自然科學外,還愛好古典文學。他對《水滸傳》和當時盛行的武俠小說,如《大鬧三門街》等很感興趣,常常達到了如癡如醉的境地。這些文學知識極大地豐富了他的思想,陶冶了他的情操,也使他的記憶力升華到了一個爐火純青的境界。他常以背誦詩詞為消遣,也在這消遣中增強了自己的記憶力。
在美國留學期間茅以升雖然主攻橋梁專業,但為了增強自己的記憶力,他選擇的第一副科就是高等數學。
一個人要使自己的記憶力得到不斷的提高,就必須想方設法地尋求新的途徑,保持驚人的記憶力,以達到理想的彼岸。如果把茅以升的名字與圓周率相提並論,這並不是故意聳人聽聞,而是因為茅以升對圓周率確實做過精辟的論述,並有所發現,有所創新。
茅以升在學生時代就對圓周率十分感興趣,他把小數點後一百位數都背得滾瓜爛熟,目的在於鍛煉自己的記憶力。同時,茅以升在上世紀20年代前後就把圓周率的“中國數學史”和“外國數學史”作了十分精辟的論述,並做了一番詳細的總結,這在近代數學上可能也是最早的,這是茅以升多年記憶的結晶。
茅以升在科學上之所以能取得偉大的成就,在於他不僅僅是為了記憶而記憶,而是把記憶與科學事業和愛國主義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茅以升正是因為從小善於學習、一絲不苟;能正確地利用自己驚人的記憶力來學習、工作,所以才能為中國橋梁事業做出重要貢獻,譜寫出橋梁史上極為光輝的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