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順應時代潮流(1)(3 / 3)

實現現代化,是現代戰爭對我軍建設提出的必然要求,是我軍建設的主要矛盾---現代戰爭的客觀需要同我軍現代化水平還比較低的矛盾所決定的,是我軍向高級階段發展的必由之路。作為一名在戰火中身經百戰的元帥,當人民軍隊從戰爭環境轉入相對和平環境後,他以戰略家的遠見卓識,為人民軍隊的建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重人才

用人之道,自古是兵家勝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徐向前一向愛兵愛將,惜才愛才。他當過教師,入過黃埔,還當過抗大校長。戰爭年代,他就十分注重對幹部的教育和培養,不但注意在戰爭實踐中鍛煉、提高幹部,還注意通過辦軍官學校,來培養幹部。

當他順應曆史潮流,把建設現代化國防和現代化革命軍隊作為中心任務來抓的時候,他把人才問題更是提到了突出的地位。可以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幾年,他講的最多的是人才問題。

請看這樣一個時間表:1979年1月2日,他在軍委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國防現代化,一個是人的問題,一個是物的問題。他強調,正像廖漢生同誌所說的,我們的"帥老了,將也老了"。而且,軍、師、團、營的幹部都比其他國家的軍隊幹部老得多,這是現實問題。因此,老幹部要"把班交好",物色好的對象,好的接班人,把助手帶好。

同年10月,他在《為國防現代化而努力奮鬥》的文章中指出,實現國防現代化,必將促使我軍發生一場深刻的革命。我們的國防現代化,不僅要有現代化的武器裝備,而且要有忠於社會主義事業、熟練掌握現代化武器裝備和作戰方法的人,特別是幹部,必須要有一個堅強的、精幹的領導班子。他強調:每個幹部都要振作革命精神,奮發圖強,精通本身業務,提高軍事指揮藝術。尤其是高級幹部,他們是治軍的骨幹,現代化建設的帶頭人,擔負著領導部隊建設,訓練和指揮大兵團作戰的重大責任,更需要嚴格要求自己。

1980年3月11日,他在軍委常委擴大會議上講話,再次論述了人才問題。他說:"一般地說,軍隊現代化主要是三個方麵。一是武器裝備,這是物質基礎;二是人,就是能使用現代化武器的人,這裏麵包括幹部的培養訓練和部隊的教育訓練。三是把人組織起來,把人和武器結合起來,這就要有科學的編製體製。無非這三個方麵,這三個方麵是互相聯係的"。他還提出幹部儲備問題,指出了三條途徑:一是在職;二是送學校;三是搞預備役,而且要把製度建立起來。

同年,他在全軍後勤部長座談會上又講了這個問題,強調各行各業要有專家,各部門、各級領導都要注意幹部路線,注意對於部政治上的培養,業務上的培養,工作能力的考察,黨性的考察。

1982年11月,總參召開全軍參謀長會議。這是全軍多年來的第一次參謀長會議。11月24日,他在聽取總參謀長楊得誌、副總參謀長張震有關情況彙報時發表談話,認為,這種以會代訓的方法很好,既開了會,又進行了訓練。他說:"軍隊主要是兩大建設,一是物質建設,一是人的培養。說來說去,變來變去,就是這兩條。原始弓箭也好,現代自動化武器也好,都要人去掌握。人還是第一位的,武器是第二位的,人沒有武器不行,武器離開人更不行。能不能掌握好武器,人的文化水平高還是低,訓練不訓練,大不一樣。現在國際環境對我們很有利,我看近期內不會有進攻中國的戰爭。當然不是說該高枕無憂了。我們還是要搞好戰備。我強調這一點,就是要認清形勢,抓緊時間把幹部培訓好,把軍隊整頓好。"

1984年8月,為慶祝八一建軍節,他寫下了《重視知識,尊重人才,加速我軍建設》一文,發表於解放軍政治學院出版的《思想戰線》。這是徐向前關於人才問題的重要著作。這裏,他集中論述了人才建設的重大意義。他說:"人是創業之本。對軍隊來說,人才是建軍之本。"""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這是馬克思主義的至理名言。沒有高度政治覺悟的德才兼備的幹部,沒有現代科學知識,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現代化的武器裝備,要具有現代科學知識的人去研製,去掌握;軍隊的改革,軍隊的各項工作的創新和發展,都必須靠有覺悟、有知識、有文化、有才能的人。知識就是力量。在未來的反侵略戰爭中,現代軍事科學就是戰鬥力。戰場的角逐,說到底,還是勇敢精神和智慧、才能的角逐。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上去;沒有有知識、懂科學的大批人才,實現現代化是一句空話"②。

《徐向前軍事文選》,解放軍出版社1993年版,第315頁。

②《徐向前軍事文選》,解放軍出版社1993年版,第3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