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兩次會議之間,1979年10月,徐向前還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而撰寫《為實現國防現代化而努力奮鬥》的專題文章,進一步就國防現代化的必要性和方針等重大問題闡述意見。
他指出,現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從今年起,全黨全國的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方麵來,要在本世紀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實現國防現代化,是一項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任務,是抵禦外敵入侵的迫切需要,是保衛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條件。我們實現國防現代化,將大大增強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力量,符合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國家和人民的願望。我們一定要堅決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實現國防現代化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就在這篇文章裏,徐向前還從戰爭與和平的關係上來論述國防現代化的意義。認為,和平不能用乞求來取得,戰爭要靠人民的鬥爭來對付。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國防現代化。
在當時的情況下,國防現代化首先麵臨一個和國家建設的關係問題。我國是一個經濟還不發達的國家,經過十年動亂,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又遭到了極大的破壞。當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把工作著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的時候,要把國民經濟搞上去,成了全國人民的迫切願望,也是中華民族騰飛和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的基本條件。對此,徐向前認為,國防現代化離不開農業、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歸根結底是以國民經濟為基礎的。因此,我們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必須和國民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要首先保證國民經濟有一個高速度的發展。如果盲目追求國防建設的大規模、高速度,勢必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損害國防工業的基礎,結果是"欲速則不達"。努力在國民經濟現代化的基礎上實現國防現代化,是我們處理國防建設與國民經濟關係所應遵循的正確方針。
抓國防現代化,作為軍隊來說,中心工作是什麼?這是必須回答的又一個問題。徐向前認為,加強軍隊現代化建設,要把教育訓練作為中心工作來抓,這是我軍建設的現狀決定的。他說,應該承認,當前我軍的戰術技術水平、組織指揮和管理水平以及科學文化水平,還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在掌握使用我軍現有武器裝備,組織實施合同作戰,充分發揮各軍種、兵種的作用方麵,也存在不少問題。還要看到,我軍人員的科學文化水平不高,不具備現代的科學文化知識,就不能建設現代化的軍隊。這些就是擺在我們麵前的尖銳的矛盾,必須下大功夫去解決。否則,即使有了先進的武器裝備,也不能很好掌握它,不能充分發展揮它的作用。解決這些矛盾,在和平時期,主要靠教育訓練。因此,各級黨委和軍政領導幹部,都要以主要精力抓好教育訓練,一定要把教育訓練放在戰略問題的重要位置上,作為全軍平時的中心工作,把軍事、政治訓練和科學文化教育切實搞好,把我軍真正辦成一個大學校。
徐向前還認為,加強教育訓練,最重要的是從實戰需要出發,使軍隊真正學會今後作戰中所需要的東西。為了使訓練盡可能接近實戰情況,我們必須針對主要作戰對象的特點和具體情況,立足於我軍現有裝備並照顧未來的發展,切實研究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和技術,來訓練我們的部隊和幹部。要研究敵人的編製裝備、作戰特點和作戰方法,根據未來
反侵略戰爭中陸上、空中、海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戰鬥情況,來擬製我們的教育訓練計劃。要切實加強各軍種、兵種的專業訓練,加強司令部和後勤的訓練,特別是要搞好諸軍種、兵種的合練,提高合同作戰的組織指揮能力。
實現國防現代化,還必須實現武器裝備的現代化,這是他強調的又一重要觀點。50年代初,他受命率團前往蘇聯,著重解決的就是武器裝備和技術問題。在《為國防現代化而努力奮鬥》一文中,他說:"現代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和廣泛應用,引起了武器裝備的巨大變革,武器裝備的現代化,成為國防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發展我國的武器裝備,徐向前特別強調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他認為,中國裝備落後,技術也落後,美國國防部長布朗說中國落後15年,不是沒有道理。所以中國要利用對外開放的有利時機,千方百計引進先進技術。科學技術沒有階級性。世界各國之間開展經濟交流,相互引進技術,是促進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基點應該放在自力更生上。中國這樣大的國家,這樣多的軍隊,裝備不能靠花錢買,主要靠自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