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建設鐵的軍隊(1)(2 / 3)

隨著紅軍的不斷發展壯大,黨的建設和政治工作不斷得到加強。比如,建立和健全各級黨的組織和政治機關;舉辦黨的骨幹分子訓練班;製定軍、師、團各級政治機關的工作細則,並編印了《黨員須知》、《支部組織及其工作》、《連指導員須知》等;支部建在《曆史的回顧》上,解放軍出版社1984年版,第89~90頁。

連上,發展黨員嚴格遵守入黨條件,等。通過這些活動,使軍隊鮮明地堅持了她的黨性原則。

正是由於四方麵軍在發展中堅持了黨的領導,堅持以革命精神灌輸於部隊的建設之中,從而使這支部隊經受了嚴峻的考驗。長征路上的艱難、困苦、險阻、曲折,異乎尋常,簡直超過了正常人的忍受力、負荷力。幾十萬敵軍前堵後追。紅軍走到哪裏,敵人便追堵到哪裏,根本不容你有立腳之地、喘息之機。紅軍走了打,打了走,邊打邊走,幾乎無日不走,無日不戰。部隊在敵占區轉戰,人生地不熟,物資供應毫無保障,要糧沒糧,要衣沒衣,要藥品沒藥品;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嶺,深澗激流,絕壁險灘,雪山草地,原始森林,無不留下紅軍的足跡,也吞噬掉不少同誌的生命。內部的錯誤,更加劇了轉戰中的困難和危險。教條主義者的錯誤軍事指揮,曾使紅一方麵軍在突破湘江封鎖線後,兵力損失過半,險些陷全軍於覆滅的境地。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和南下方針,也使紅四方麵軍在川康邊碰壁,損耗了一半兵力。但是,不論強大敵人的圍追堵截也好,惡劣的自然條件也好,黨內的錯誤和分裂也好,都嚇不倒紅軍指戰員。紅軍不愧是英雄漢。所有的危難,都被黨和紅軍的集體奮鬥一一戰勝了,克服了。蔣介石的短期內必將消滅紅軍的夢想,徹底破滅。紅軍曆盡千難萬險,終於勝利完成戰略大轉移,奠基西北,揭開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曆史新篇章。而紅軍之所以能在人類軍事史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創造這一獨一無二的偉大奇跡,根本的一個因素就是因為紅軍有黨的正確而堅強的領導。

1936年7月,徐向前在向美國友人海倫·福斯特·斯諾女士介紹紅四方麵軍的曆史經驗時,概括了八條:(1)紅軍是由共產黨領導的。它擁護無產階級的總路線,並且為被壓迫民族的解放和全人類的解放而行動。

(2)紅軍來自農民和工人群眾,而且有一部分來自白軍的革命士兵和軍官。(3)紅軍有嚴格的紀律和組織。(4)紅軍有階級覺悟。它的指揮員、戰鬥員有自我犧牲和鬥爭到底的精神。(5)紅軍代表群眾的利益,得到群眾的支持。(6)紅軍是中國徹底拯救民族的社會力量,它決心把這個使命堅持到底。(7)紅軍在鬥爭過程中,有改正任何錯誤的自我批評精神。(8)紅軍堅持真正的中國革命傳統精神,並保持大革命時期黃埔軍校的革命精神。這些要點,是徐向前建設紅軍的指導思想的縮影。貫穿其中的一條指導性線索,就是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徐向前領導部隊堅決執行黨中央的建軍路線和戰略方針、作戰原則,堅持黨委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製,積極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他強調指出:我們人民解放軍,是黨領導的。"如何克服部隊中的不民主的現象及一切不良現象?主要的是要加強黨的領導。軍隊各級首長都必須知道,首長是在黨委的領導下工作。"針對某些否定黨的領導作用的錯誤傾向,他說:"有些同誌強調自己是首長,有些同誌打下幾個勝仗後,就老子天下第一,否定黨的領導作用了。實際上如果沒有黨的保證,你一個旅長一個團長又有什麼辦法打勝仗?你打了勝仗,即算是在戰鬥中起了決定的作用,也隻是起了一分子的作用,有什麼了不起呢?"

在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正確處理軍事工作和政治工作的關係問題。徐向前指出,軍事工作和政治工作都是為著黨的總任務服務的。軍事幹部和政治工作幹部,僅僅是在業務上有區別,二者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消滅敵人。軍事政治二者不能分開,是一個問題的兩麵,任務也是一個總任務的兩麵。二者同樣重要,不可偏廢。軍事幹部認為是隻管打仗,是單純的軍事觀點;政治工作幹部認為隻管政治工作,是單純政治工作觀點。軍事工作沒有搞好,是軍事幹部負主要責任;政治工作沒有搞好,是政治幹部負主要責任。如果部隊不團結,會直接影響戰鬥力。因此軍事幹部必須懂得和參加政治工作;政治幹部也必須同樣懂得軍事,部隊如果打敗仗,甚至接連打敗仗,政治工作還有什麼作用?如果政治幹部打起仗來就躲在後麵,還談得上什麼戰時政治工作?這樣的人,難怪人家說他是賣狗皮膏藥。軍事幹部和政治幹部磨擦,鬧地位,爭享受,爭權柄,這都是不對的。現在全國最高的領導機關,是黨中央。我們全晉冀魯豫的最高領導機關,是黨的中央局;軍隊中最高的領導機關,是黨委會。加強黨委會的工作及其領導作用,就可以解決軍政的磨擦問題。黨委會討論決定後,軍、政幹部分工去做,為同一個任務同一個目標而共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