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還特別強調,軍事工作幹部和政治工作幹部,都應該自覺地把自己置於黨組織的領導之下,把自己看成是黨的幹部。他在講到連隊的軍政幹部時說:"連隊的中心領導是支部。不管是軍事工作幹部或者政治工作幹部,都必須服從支部領導,都須對連隊黨組織負責。支部是連隊中黨的最高組織。連長和指導員要定期向支部作報告,支部要定期檢查連長和指導員的工作,把連隊黨的領導確確實實建立起來。這樣就可以防止幹部個人主義及一切壞傾向的發展,否則他對個人負責,不是對黨負責,壞傾向就越發展越厲害。"
政治工作和軍事工作,政治工作幹部和軍事工作幹部之間的關係問題,後來被林彪一夥搞得十分混亂,以致把政治工作和軍事工作對立起來,表麵上把政治工作捧到了天上,實際上把政治工作摔到了地下,嚴重地損害了黨在軍隊中政治工作的形象。回過頭來看看徐向前當年的這些論述,應該說是很深刻的。正是這些正確的思想和實踐,豐富了毛澤東關於人民軍隊建設的思想,形成了人民軍隊正確的建軍原則和優良傳統,從而使這支軍隊始終保持了她是一支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始終為著最廣大人民的最大利益而英勇奮鬥。
二、團結,團結
團結就是力量,這是一個樸素的真理。對於武裝集團來說,團結尤為重要。隻有保持部隊內部高度的團結統一,才能形成鐵拳,形成強大的戰鬥力。徐向前在他的軍事實踐中,始終把團結看成人民軍隊的生命。
徐向前強調團結,首先是和堅持堅決服從黨的絕對領導相聯係的。這就是軍隊首先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的周圍,堅決反對向黨鬧獨立性的傾向。抗日戰爭時期,有的軍隊領導幹部對接受中共中央地方局的領導存在模糊認識,因而影響黨和軍隊內部的團結。1942年11月,徐向前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幹會議上發言指出,有人說西北局不能領導邊區的軍隊,這就形成軍隊與黨的不正確不正常的關係。他發問道:西北局是黨中央決定成立的,西北局是不是西北地區黨政軍民的領導者呢?是的,我們應當相信。
在團結問題上,軍隊和地方政府的團結又是一個重要方麵。這裏的地方政府是指革命根據地內建立的革命政權,如紅軍時期的蘇維埃政權,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日民主政權。但是,有的軍隊幹部不尊重地方政府,隨便破壞政府的政策,不尊重政府工作人員,甚至打罵政府工作人員。徐向前在一次講話中講了這樣一個例子:
我們四團某營中,有一個副官包庇用法幣的老百姓,違反政府法令,區長出麵幹涉,這是他的責任,應該幹涉的。可是我們的副官卻把區長在院子裏打了一頓又打一頓。教導員在外麵走過,泰然自若地過去,不管,不處罰副官。以後司令部派人查,查出來是包庇,於是給該副官判處徒刑三日。該團的幹部都不滿意,並說,如果這樣,我們就不幹了。大家起來威脅。軍隊對於政府法令可以隨便破壞,自己營部的副官打區長,教導員在那裏看著不管,上麵查出來,還起來反抗,明明曉得是不對的,還來庇護。
對於這種影響軍政團結的不良現象,徐向前總是給予嚴厲的批評,並以此教育部隊認識軍政團結的必要性。他說,從認識上說,這些同誌是不了解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列寧說:革命就是為了奪取政權。我們的軍隊不僅要拿起武器把統治階級推翻,奪取政權,而且在奪取政權以後,還要鞏固政權。無產階級革命不是說奪取了政權就完了,奪取政權才是革命的真正開始。但是我們的同誌就不了解這一點,不尊重我們的政權,不號召我們的軍隊起來擁護我們的政權。同時,有的同誌不了解政府的法令就是我們黨的政策的具體化。政府頒布的法令也好,決議指示也好,根據是什麼呢?根據就是我們黨的政策。它不是憑空想出來的,我們黨是根據群眾的需要,根據革命的需要,來規定具體政策的。政府是根據這些政策來規定它的法令和辦法的。隨便破壞政府的法令,就是不尊重政府。軍隊是最有組織的,行動是最一致的,領導也是最集中的。但是,我們就是沒有用這個組織,用這個行動的一致,用軍隊嚴明的紀律,來幫助政府,擁護政府。
與軍政關係緊密相聯的是軍民關係。中國工農紅軍來自人民,服務於人民。緊緊地和廣大的人民群眾站在一起,是這支軍隊建軍之初就明確了的。但是,舊軍隊的軍閥主義作風仍然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人民軍隊內部來,何況人民軍隊的一部分成員本來就來自舊軍隊。因此,教育廣大幹部戰士從根本上認識軍民團結的重要性,認識危害軍民團結的嚴重性,成為徐向前管理軍隊、建設軍隊的一個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