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縱橫捭闔(3)(2 / 3)

陳立夫的回電是:"融合軍事政治積極進行,絕不可稍事退讓,其組織方式亦隻可因地製宜,分區督導,統一指揮,似不必拘定於形式。"

鹿鍾麟接到陳立夫的電示後更加坐不住了。他以孫良誠為遊擊總指揮,四處網羅地方反共武裝勢力,將民軍趙雲祥部及雜色武裝胡和道等部也拉了過去。在他能指揮的隊伍中,河北保安司令兼民政廳長、以反共起家的張蔭梧的勢力最大。這些反共武裝勢力在鹿鍾麟的指使下,在冀南不斷製造反共磨擦事件。

9月下旬,胡和道勾結棗強縣的會道門組織,向八路軍東進縱隊獨立團駐姚屯的1個連進攻,殺害戰士13人,搶去步槍17支,後又指使"白極會"包圍棗強縣城,聲言要"撤換縣長、驅走八路"。不久,趙雲祥又將新河縣抗日群眾團體"戰委會"解散。

l0月底,鹿鍾麟以南宮縣長趙鼎新紀念"雙十節"大會遲到和寫工作報告不合格式,對他不尊重為理由,提出撤換趙鼎新的縣長職務。同時,另外委任了一批專員、縣長、區長,致使冀南出現了雙專員、雙縣長、雙區長並存的混亂局麵。

11月中旬,日寇對冀南發動第一次"掃蕩",南宮失守。鹿鍾麟等人倉皇逃往棗強,楊秀峰的行政主任公署轉移到廣宗活動。"掃蕩"被粉碎後,日軍放棄南宮。鹿鍾麟搶先返回,竟以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不知去向"為借口,宣布予以撤銷。徐向前當即采取了巧妙的回擊方法,派一個營的兵力進駐南宮,以"保護"鹿主席的名義,保衛行政主任公署,如果反共武裝前來挑釁,就以危及鹿主席的安全為由,堅決予以反擊。鹿鍾麟對此也無可奈何。

鹿鍾麟還與山東省主席沈鴻烈結成"冀魯聯防",合作反共,妄圖合夥把八路軍擠出冀南。魯西北的聊城是範築先領導的武裝,有30多個支隊,號稱鐵軍。鹿鍾麟、沈鴻烈要把這支武裝改編成能與八路軍對抗的隊伍。由於徐向前早已做了聯合範築先的工作,鹿、沈的陰謀終未得逞。

徐向前對鹿鍾麟有利於抗日的言行給予支持,對其取消抗日政權等削弱共產黨的做法堅決反對,對其挑起的武裝磨擦堅決回擊。他的具體對策是:動員群眾造成反對解散救亡團體、收編八路軍槍支和取消主任公署的運動;加緊戰事動員,各地開慶祝會,宣傳八路軍反掃蕩的勝利;各專員、縣長堅決拒絕交權,各軍政團體組織請願團向省府請願,等等。

經過冀南黨政軍民的共同努力,鹿鍾麟排擠八路軍、取消抗日民主政權的企圖未能得逞。中共中央對冀南這段工作表示滿意,指示"要總結過去的經驗以供"七大"討論"。

徐向前在山東同國民黨頑固派所進行的反磨擦戰,更加激烈,已經由以政治鬥爭為主,轉向以軍事打擊為主,成為打退國民黨第一次反共高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徐向前到山東不久,就接連發生了國民黨頑固派向八路軍進攻的嚴重事件。1939年8月4日,膠東國民黨頑固派鄭維屏部,在文登西部葛家集殺害八路軍辦事處幹部3人;國民黨暫編十二師趙保厚部進攻八路軍掖縣根據地,捕殺共產黨地方工作人員及家屬。9日,國民黨第三遊擊縱隊司令秦啟榮率部在萊蕪以北雪野地方,襲擊了八路軍山東縱隊四支隊司令部;5天以後,又在淄河流域圍攻山縱2個營達10天之久。這就是有名的"雪野事件"和"淄河事件"。在這之前,3月間,也是這個秦啟榮,在博(山)、益(都)邊的太和鎮,伏擊山縱第三支隊過路部隊,政治部主任鮑輝以下100多人慘遭殺害。

麵對山東國民黨頑固派反共的囂張氣焰,徐向前認為對於它們的軍事進攻,必須采取相應的手段,否則,根據地的建設將麵臨極大困難。他把情況報到延安。9月,毛澤東在一次與中央社、掃蕩報、新民報三社記者談話時說到:"那裏的張蔭梧、秦啟榮是兩位磨擦專家。張蔭梧在河北,秦啟榮在山東,簡直是無法無天,和漢奸的行為很少區別。他們打敵人的時候少,打八路軍的時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