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雕刻藝術(2 / 3)

這'形式'裏麵也同時深深地啟示了精神的意義、生命的境界、心靈的幽韻”。

臨夏磚雕就是最好的確證,意境新、刻工細,圖案美。據了解,有些國際友人看了磚雕作品《飛天》、戲耍繡球的《雄獅》,以及奔跑如飛的《鳴鹿>〉之後,不禁豎起大拇指稱它們為”驚世絕藝”。

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位於甘肅省西南部,從古時起就是由中原通往青海、西藏、四川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的一部,了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臨夏又有”河州”之稱,因此臨夏磚雕也可以叫做”河州磚雕”。這裏的磚雕藝術了以為了的。臨夏磚雕是臨夏的的裝飾雕刻。現在這裏的寺院廟庵、庭院別墅和民間的裏,精美絕倫的磚雕作品,所以臨夏又有”磚雕之鄉”的美譽。臨夏磚雕始於秦漢,是當時民間木雕技藝的延伸。據考古發掘,在宋代,臨夏磚雕藝術已相當成熟,到元明時代,精美的磚雕已廣泛使用於各種建築之中。明、清兩代是臨夏磚雕的興盛時期,建於明末清初的八坊清真北寺門前的〈優鳳呈祥》的影壁,可以稱得上是河州現有磚雕中的精品。影壁兩邊分別是〈<鳳凰來儀》,中間是《墨龍三顯》,觀此影壁,淺浮雕墨龍,忽隱忽現,陰雲蒙蒙之中,納雲吐霧,夾帶雷聲,有大雨驟至之感。這一時期的回族藝人就在?

漢族傳統磚雕藝術的基礎上,吸收伊斯蘭文化,將阿拉伯文字圖案與中國山水畫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到近代,臨夏磚雕又吸收繪畫、木雕等工藝的藝術特色,創造了高浮雕技法,因為”繪畫具有像史詩那樣豐富的創造性,它可以把自然的不同特征,集中起來,構成作品的整體”氣這使得磚雕作品達到了內容、形式、風格的和諧統一。不僅如此,臨夏磚雕還廣泛借鑒中國畫的手筆意趣,如臨夏紅園南側照壁的《泰山日出圖》

就采用了中國國畫荷葉皴的技法,雕刻的山峰巍峨挺拔,中間石徑盤旋逶迤,寶塔聳立,流水朝陽,是創造性地將國畫皴法運用到磚雕之中的典型代表,麵對這樣一部作品,似身臨其境。臨夏磚雕發展至今,受到了宋代以來中原文化及漢族雕刻的深刻影響,同時又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具有鮮明的伊斯蘭風格。

臨夏磚雕從製作工藝方麵來說,有”捏活”和”刻活”兩種。”捏活”,就是將已經經過配製的黏土泥巴,用手和模具捏成各種造型,然後焙燒製成磚。這些作品都獨立成形,如龍、鳳、麒麟等,大多裝飾在屋脊之上。”刻活”,則是在已經燒好的磚上用刀雕刻出各種精美的圖案和絢麗畫卷,多裝飾在門庭、照壁之間。值得一提的是多層次雕刻,它包括”淺浮雕”、”高浮雕”、”陰線雕”三種步驟,可謂是臨夏磚雕的精華所在。這樣的一幅磚雕,往往由三四層甚至多層圖案構成,重重疊疊,裏外呼應,渾然一體,就像是一刀雕刻而成的,立體感極強,具有極大的視覺衝擊力。臨夏磚雕吸納了繪畫、雕刻、浮雕的優點,構思精妙,造型生動,無論是一石一山一水一物的小巧之作,還是景物薈萃,場麵巨大的大型作品,都給人以愉悅的美感。如八坊華清寺影壁上的《墨龍三觀圖》(據傳為明代之作),在長方形的壁畫上,一條蟠龍在祥雲中飛騰,張牙舞爪,龍目圓睜,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如果再配上巧妙的音樂,就好像蟠龍要呼之欲出了。

和其他各種雕刻一樣,臨夏磚雕也主要用於裝飾建築物的券門、照壁、影壁、山牆、圓旋門、五宮牆、捶頭、基座、花脊、獸頭等。各種磚雕精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既有詩意又深具生活氣息。磚雕的圖案主要是吉祥紋樣,比如,代表尊貴的龍紋,鳳紋圖案;代表威嚴的獅虎圖案;代表淨土的蓮花紋圖案;代表富貴的牡丹紋圖案;代表祥和的祥雲紋圖案。臨夏磚雕主要強調吉祥主題,比如常見的鬆鶴延年圖,五福捧壽圖,石榴雙喜圖,碧波荷花圖,富貴壽考圖案等。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東公館內造型獨特的雙瓶門楣。雙瓶仿景泰藍外形,瓶口連續纏繞的牡丹枝葉相交組成了伊斯蘭風格的圓拱門,與中原的建築裝飾習慣明顯不同。臨夏磚雕的照壁與嵌牆的題材則多為蘊含長壽之意的鬆、鶴、鹿圖案和代表高潔之意的梅、蘭、竹、菊,表現這些傳統文人樂於表現的題材與臨夏人民所祈盼吉祥安康的美好願望息息相關。

河州磚雕藝術保存最完整也最有代表性的地方是臨夏紅園和東公館。紅園的磚雕主要是回族磚雕名家周聲普及其族人創造的。紅園廣場北端是一'條長80米,筒8米,麵積600多平萬米的磚雕長廊,它就是米用刻活技藝,由數十塊高約2米,長約4米的大型磚雕拚接而成的。這條長廊是2005年由臨夏州政府出資,由州著名畫家孔德良、陳龍兩先生繪圖,磚雕大師綻成元之子綻學仁,高徒穆永錄等雕刻創作完成的大型群雕藝術巨作。長廊正中是孔德良先生創作的〈汰河之州》,也是整部作品的主題,畫麵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河州的全貌,湖光山色,石林峻峰。畫麵兩側以河州的”新八景”為內容,形象地表現了臨夏的名勝古跡,風土人情和生產建設的巨大成就。整個群作和諧壯觀,氣勢恢宏。北側照壁上是一幀《石榴雙喜圖》,枝繁葉茂,果實累累;一隻喜鵲舉起一隻爪子,正在擦拭飽嚐石榴後尖喙上的殘汁。作品構思巧妙,雕工精湛,玲瓏別致,意趣橫生。東公館是修建於三十年代末的軍閥馬步青的私人官邸,整個莊院亭台樓閣,曲徑回廊,都是經磚雕圖案裝飾而成的。在這裏,雕刻藝人運用自己熟練而高超的技藝,雕刻了許多佳作。花,山水圖景,構圖嚴謹,意境高遠。天井正麵壁的大山水,照,勢,壯的致。磚雕一個,是磚雕飾樣。這是因為臨夏回族磚雕藝術嚴格遵守伊斯蘭教教律,嚴禁偶像崇拜,篤信真主獨一,這也體現出了其特有的藝術魅力。高明的構思、精湛的雕工,把生動的畫麵和傳神的意趣,淋漓盡致地再現在幾塊青磚之上,令人叫絕。現在臨夏磚雕主要以富麗堂皇的風格為主,清幽樸素的已經比較少見了,雖然現在有些磚雕已由浮雕式轉為鏤空式,裏外有三層裝飾之多,但過去那種線條簡略、風姿搖曳的情趣已經看不到了。但無論怎樣,臨夏磚雕作為一種曆史傳承下來的民間工藝,始終以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手法,寄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著各族勞動人民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對美好理想以及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顯示著勞動人民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藝術技巧。

夜光杯雕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代詩人王翰的一首《涼州詞》,使得古城涼州的葡萄美酒和酒泉的夜光杯千百年來馳名天下。酒泉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古代酒泉城下的泉水,有股濃濃的酒香,特別到了黃昏時酒香更加醇厚,五裏以外都能聞到。有一天,酒香被天上出來巡視的兩個神仙--南鬥星君和北鬥星君聞見了。這兩個老頭兒是天上有名的酒仙,聞見濃濃的酒香,自然不會放棄,於是按低雲頭,落在泉邊的大柳樹下。北鬥星君蹲在泉邊一聞,連聲稱讚:”好一個酒泉!”南鬥星君順手揀起一塊石頭,吹了,了個酒。一泉飲,一上下來。天,光。的,還得楚。一留心,原來是酒杯發出的光。從此以後,這個地方就取名為”酒泉”,仿兩位神仙留下的酒杯琢成的酒杯就叫”夜光杯”了。雖是傳說,酒泉夜光的名一。

上州被酒泉,到有千多年的曆史了,是著名的古河西四郡之一,也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曆史文化名城。酒泉夜光杯是中國幾千年來燦爛文化的傑出代表,是琢玉而成的一種名貴飲酒器皿。由於把美酒置於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便會閃閃發亮,所以得名夜光杯。早在周穆王時,西域就曾向朝廷進獻“夜光常滿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漢東方朔《海內十洲D。

祁連山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終年白雪皚皚。製作夜光杯的祁連玉就來自這高遠神秘的祁連山上,這裏的玉呈墨綠色,製成杯盞,蒼翠欲滴,尤其在炎炎夏日更讓人頓生冰涼之感。玉杯的製作很考究,通常玉料的利用率隻有60%左右,因此夜光杯的產量非常有限,更彌足珍貴。通過精雕細琢,各種杯'造型獨特,樣式精美,一般有傳統夜光杯和仿古夜光杯兩大類,傳統夜光杯有大、中、小0腳杯、平底杯、啤酒杯、微型杯、三泡台玉蓋碗;仿古杯有爵杯、鳳杯、觴杯、牛頭觥、雙鳳杯、雙龍海棠杯及酒具、茶具。酒泉夜光杯的生產工藝曆史悠久,現在則采用祁連山的老山玉、新山玉、河流玉精製而成,使得夜光杯的質量與色澤更加完美。這些色彩絢麗,造型優美,玲1剔透的夜光杯,早已遠銷海外。幾千年來,酒泉以其獨特的曆史文化風貌譜寫了威武雄壯的畫卷,夜光杯更是聲名遠揚。

酒泉夜光杯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要經過28道工序,也因此夜光杯的製精。工是的。工匠們公認的祁連山老山窩子的料最為上乘。工匠們根據不同酒杯的尺寸,將料切成不同規格的形狀,首先切成圓柱體,再按一定尺寸切下做毛坯,毛坯的製作就需要5道工序。這樣製作出的毛坯再經過切削,打磨外形,夜光杯的初步模型就形成了。初型的製作也並不簡單,也要經過4道工序,然後是掏膛,就掏膛這都得需要5道工序。這道工序完成,夜光杯成,、、、光、燙蠟等14道工序,最後一道就用馬尾網打磨,才能最終製成晶瑩剔透的夜光杯。夜光杯的製作要求非常嚴格,杯薄如紙,高矮、粗細、薄厚、顏色必須一樣,表麵要光滑細膩。另外祁連玉按顏色還分為墨玉、碧玉、黃玉,這些也都可以用來製作夜光杯。夜光杯的紋飾非常漂亮也很神秘,這是天然形成的,它墨黑如漆、碧綠似翠、白如羊脂。”蘇格拉底以藝術有心靈的影響而承認它的人生價值”“,夜光杯複雜的製作過程可以說也是複雜人生的曆練過程,沒有恒心的工匠是做不出精美的杯盡的,品味夜光杯的確有曠達清幽的人生境界蘊含其中。夜光杯的技藝之精湛不僅僅是表現在杯子的外形上,更令人讚歎的是在杯體上做進一步完美無瑕的雕刻。精工巧製而不損害杯體,難度是可想而知的。但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杯雕卻是小雅別致、意趣橫生的,如渾然天成一般。

在形態紛呈的夜光杯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夜光杯雕八角龍壺,它是選用上等大塊墨玉料雕刻而成的,製作極其考究,工藝極為精細。龍壺壺?

蓋是運用鏤空技術雕刻而成的,蓋子上還雕有龍頭形狀,壺嘴與把手也有精致雕刻,壺底呈半圓形,造型極為獨特,整個壺體呈現為多邊形。夜光杯雕八角龍壺造型生動、色澤天然、晶瑩剔透,紋理奇特美觀,極富古韻。這種特殊工藝使得它耐高溫,耐嚴寒,盛酒不變色,並且酒味香八角$醇。夜光杯仿古鳳杯,是根據商代以及西周前期鳥、獸的變形體狀,將其與所雕器物融為一體而製作的飲酒器具。

夜光杯仿古鳳杯利用原造型的特點,在設計製作過程中去粗取精,以百鳥之王”鳳”作為造型基礎,它的紋飾上部刻有蕉葉饕餮紋,口、腰、尾部刻有夔紋,改製後的鳳杯以鳳的變形體和酒杯融為一體,是一種古樸典雅的飲酒器皿,此外還有仿古龍杯,它同樣雕刻精良,與鳳杯相得益彰。如今夜光杯雕經過工匠們對製作工藝的改進,現在生產出的夜光杯已經有三十多種造型、六大類產品,各類品種造型獨特,既保持了傳統的生產工藝,又增添了花色品種,使夜光杯更加熠熠生輝。無論是酒杯,還是酒壺、酒樽,雕刻的技藝無不叫人叫絕稱妙。精巧的手工雕刻,可以看出肅州人民的感情是極其細膩與豐富的,勤勞質樸的他們懂得珍惜生活,創造生活和品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