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義兵(1969.8—),河南信陽人,2010年全國勞動模範,中航工業新鄉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新航)員工。1982—1988年在河南省信陽市商城縣梅祠中學就讀。1988—1992年在河南省新鄉市電大學習。1992年進入國營豫北機械廠(現中航工業新航豫北公司),曆任生產一線普通操作工、宣傳幹事。2003年主動要求到生產一線當一名普通操作工。2007年底抽調到RPG(全球)項目組,負責自製專用設備和生產線改善工作。2010年6月調入豫北公司八分廠工作,兼任豫北公司可動率提升改善推進員。朱義兵在豫北公司自主創新、改革改善、設備自動化改造中衝鋒在前,創下了一個個佳績,是中航工業新鄉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新航集團)上下公認的改善明星。2005年榮獲新鄉市五一勞動獎章,2006年榮獲新鄉市勞動模範、中航二集團十佳職工,2007年榮獲中航二集團總經理鼓勵獎,201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2011年榮獲中航工業航空報國傑出貢獻獎。
朱義兵是中航工業新航豫北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幾年來他在豫北公司創新、改善和設備自動化改造的滾滾浪潮中,摸爬滾打,憑著頑強的毅力和極大的鑽勁,勇於創新,創下了一個個佳績。
2003年6月,他設計製造了普通六角車床自動停機及保險機構,避免了車床自動走刀時出現撞車和車廢零件等現象。
2003年11月,他研製出數控多功能自動同步分度機,該機器裝在普通銑床上,能使普通銑床變為多功能自動銑床。
2004年10月,他設計出用普通三排鑽改成用於閥套不同孔徑鑽孔加工的閥套自動鑽孔專機。
2005年1月,他設計出用普通三排鑽改成用於轉向軸不同孔徑鑽孔加工的轉向軸自動鑽孔專機。
2005年3月,他設計出將手動內孔撓槽機改為自動撓槽的程控式自動內孔撓槽機。
朱義兵研製出的“數控多功能自動同步分度機”被譽為“機器人”,成為新航集團設備自動化改造的成功典範,被評為原新航公司科技創新獎。這台能自動步行分度,能控製普通銑床自動進刀,自動退刀,並能與分度自動同步加工零件的機器,使豫北公司汽車動力轉向器ZDZ6、ZDZ7係列產品的轉向軸銑12齒花鍵,再也不用普通銑床手搖銑齒和手搖分度了,由手動改為了自動,解決了豫北公司多年來一直難以解決的難題。是豫北公司乃至整個新航集團近年來創新、改善和設備自動化改造的重大突破。
2003年,豫北公司加大了設備自動化改造步伐,開展了一人多機和標準作業。但是,三車間轉向軸生產線上有一道銑12齒工序一直還是手動操作,並且一人隻能操作一台設備。該工序勞動強度很大,每幹一件活進刀搖4圈,退刀搖4圈,轉動夾具12次,即每幹一件活搖手柄96圈,按當時班產250件計算,每班操作者共搖動手柄24000圈,轉動夾具3000次,嚴重影響了生產線的建設和標準作業。公司和車間也想了好多辦法,花了不少錢,但因市場上沒有適合加工此類零件的機器,因此,始終未能解決,致使轉向軸銑12齒的自動化改造工作成了老大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