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騎士文學作為文體及其他(1 / 2)

作為文學體裁,騎士文學是中世紀西歐伴隨騎士製度而產生的一種封建貴族文學。盛行於十二、十三世紀。騎士文學以描寫騎士愛情和冒險故事,宣揚和美化騎士精神為基本內容,分抒情詩和敘事詩兩種:騎士抒情詩起源於法國南部普洛望斯,多以抒情歌、感興詩、牧歌、晨歌、夜歌、辯論詩等形式表現愛情和武功;騎士敘事詩的中心是法國的北部,其內容較為豐富。有的取材於希臘、羅馬故事,如《亞曆山大故事》、《特洛伊故事》,有的以英國亞瑟王及其侍從的故事為中心,如《郎斯洛》、《伊凡》、《特洛伊故事和綺瑟》、《聖杯》等,還有取材於東方拜占廷曆史傳說,如《奧加桑和尼柯萊特》。騎士文學雖屬封建貴族文學,但它往往也具有一定反封建傾向,它不僅肯定塵世生活的幸福,與宗教世界觀禁欲主義思想相對立,而且在少數作品中,反映了勞動人民的貧困和不幸,揭露了十字軍戰爭的非正義性,以及封建統治階級對人民群眾的殘酷鎮壓,所以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過,它向往和讚美的世俗生活,仍超不出封建統治階級生活範圍,它所表現的“愛情”往往是對貴族階級淫亂生活的美化,並且在作品中都摻雜了不少荒誕無稽的成分。騎士文學對後代歐洲詩歌和小說的形成和發展有較大影響。

從文章學意義上說,文體是沒有好壞之分的,任何一種文體都是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應運而生的一種必然產物,且每一種文體都有其產生、發展、鼎盛、衰亡的演變過程。舊有文體的衰亡也伴隨了新興文體的產生。騎士文學就是逐漸為市民文學所取代的。隨著手工業和農業的分工,商業的發展,在西歐各國先後出現了許多城市,並逐步形成了從事工商業的市民階級。隨著城市的繁榮,封建剝削的加重,市民階級為了維護自身獨立,發展自己的利益,與封建主展開鬥爭,在鬥爭中,適應表現“異端”思想的市民對文化娛樂的要求,市民文學產生並很快發展起來。市民文學為民間創作,具有強烈的現實性和樂觀精神,描寫市民生活或提出市民關心的社會問題,它歌頌市民和農民的個人機智和聰敏,反映了萌芽中的新階級的精神特征。主要藝術手法是諷刺,此外,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封建文學和教會文學的隱喻、寓言、夢境等手法。在西歐各國中法國市民文學最為發達,著名作品有《列那狐傳》、《玫瑰傳奇》等。反映城市生活,表現市民思想趣味的市民戲劇和抒情詩等。

由此可見,舊有的文體衰亡中已經孕育了新的文體的產生,而新的文體中也必然承襲了舊有文體的方法和優點。文體就是一個新舊交替動態發展的過程。騎士文學完成了其曆史使命,必然退出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又將是新興的適應社會發展的文體,這就是文體發展的態勢。文體的演變是社會諸多因素合力所致,有它自身的運行發展規律。

《堂·吉訶德》所諷刺的騎士小說,也必然是指中世紀歐洲尤其是西班牙流行的文體,內容主要是歌頌封建騎士的冒險事跡和它們的愛情故事。當時的騎士小說,充分反映了中世紀封建貴族階級的興趣和愛好。騎士是一幫什麼人呢?騎士是一幫從屬於封建君主和大領主的中小貴族武士,他們不從事生產勞動,專門為君主和教會去打仗,如十字軍騎士就曾經打著討伐異端的旗幟進行東征,兼並土地,搶劫財物。騎士小說中往往把職業武士的征戰美化成行俠仗義,扶助弱者的遊俠冒險經曆,渲染了騎士和魔法師、巨人搏鬥的怪誕故事,這些故事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情節又曲折有趣,所以一時為許多讀者喜愛。小說裏還把騎士貴族和宮廷貴婦之間談情說愛的風流韻事加以美化,描寫那些騎士對心上人溫文爾雅的殷勤態度以及為心上人忠誠獻身的精神。這種騎士和公主、貴婦之間蕩氣回腸的愛情描寫組成了騎士小說的重要內容,也營造出了一個騎士精神的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