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塞萬提斯的文學觀念(2 / 2)

然後是在表現方法上,他主張語言“簡明、樸實,雅訓、恰當”,“力求文章能悅耳和諧,能表現你的主旨,意思能明白易曉,不至流於蕪雜或晦澀。”情節要求做到完整無缺,反對騎士書的“支離破碎”,風格要求“自然愉快”,反對騎士書的“粗獷”和“荒誕”。

從語言的要求上來說,塞萬提斯是最先使用西班牙民族語言寫作的先驅,在他的作品中使用了大量民間口語,以廣大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出現,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體風格。這實在是任何作家成功的秘訣。“偉大作家最後的勝利總是語言的勝利(托多洛夫法國)。”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意思,這是文體學方法的關鍵,這比那種空話、套話、假話、大而無當的話都能高出不知多少倍。塞氏的成功最主要的特點是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體風格。這是當時的騎士文學所無法比擬的。尤其在當今世界範圍的寫作高度發展的趨勢下,語言幾乎成為了作品的主要部分,受到了人們關注。文學批評也大部分傾向於語言部分的批評。文學語言的個性化、陌生化、符號化等日益精確的批評,令作家對語言的認識發生了質的飛躍。“寫什麼”似乎已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寫”。也就是用什麼樣的語言去寫,這是令作家大傷腦筋的事了。塞萬提斯在這方麵的成就,或許可以給人們以啟迪。

塞萬提斯對情節的完整性要求也是非常切中要害的,批判了騎士文學的“荒誕”、“支離破碎”,為西班牙民族文學發展走出低穀起到了撥亂反正的重要作用。其次,風格要求“自然愉快”,這也是一個非常高級的文學藝術標準。針對的也是矯揉造作的虛假文風,這是貴族階級的騎士文風導致的後果。西班牙文學在塞萬提斯等文藝複興先驅的引導下,拋棄了輕糜的浮躁的貴族文風,回歸到了以人為中心的,具有鮮活生命力的人的文學上來後,不僅為西班牙人民思想解放起到了鼓舞作用,也為世界文學發展產生了較深遠的影響。文學藝術的生命之源應該是深入紮根於現實生活,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為平民百姓擁護,才會根深葉茂,這也是古往今來的經驗教訓。任何表現手法背離了這一點,就會走向反動,本末倒置,就會令文學藝術之樹發生枯死。這也是我們每個從事文學藝術工作的人應該牢牢記取的。

總之,塞萬提斯的文學藝術主張代表了當時最先進的方向,他不僅主張人文主義的文藝觀,而且身體力行,大膽實踐,取得了舉世注目的成就,也為後人提供了永久的參照。客觀、曆史地去品評這些閃爍智慧光芒的文藝思想觀念,學習借鑒他的藝術表現方法,都是極有意義的工作。我們在閱讀塞萬提斯作品的同時,可以不斷挖掘其中的寶貴財富,服務於當今的寫作事業。為我們提供更為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繼承和發揚文藝複興時期大師們的優良傳統,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會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這份寶貴財富是屬於全世界的,當然也屬於具有悠久文化傳統的中國人民。

仔細閱讀《堂·吉訶德》,就會發現我們與300年前的主人公有著神交妙契般的友誼,主人公遠大的理想,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迄今人類生活環境逐漸變好,城市化在全世界形成了主流,而輕糜的風氣並沒有得到根除,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人們需要有一種實實在在的追求,除了金錢和享受之外,還需要一種精神的食糧。堂·吉訶德的理想光芒加上桑丘的務實精神,足以讓我們正確認識自身的同時,正確認識生存環境,不至於迷失於商品經濟物欲橫流的世俗中,忘掉了奮發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