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帝國餘暉——薪島(1 / 2)

實際上中原局勢確實非常不妙。

經過多年大旱、蝗災以及各種天災人禍,這片被稱大夏精華之所的腹心之地,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混亂、殺戮以及暴動,是主旋律。

大夏朝廷其實是派出過將軍征討,以平定亂局的。

大夏國力昌盛,軍隊也十分給力,每次都能成功鎮壓。

可讓人為難的是,鎮壓下去之後,每過一段時間,就會爆發新的起義。

賊首殺了一波又一波,好像是韭菜,割了一茬又是一茬,根本殺不完。

現實可能和大多數人觀念中不一樣,

每次平定後,隻殺賊首,對於投降的賊人,其實都是以招撫為主的。

不然呢?

都殺了?

都殺了以後田地誰種?中原的一個個大城、堅城,誰來管理?

這些賊人在從賊前,是不是良民不好說,但確實都是莊稼漢。

而作為平叛的士兵來說,當兵是很苦的,而且是真的有生命危險的。

畢竟殺紅了眼的農民,可不會管你是哪來的兵,他吃不飽飯,就隻能搶,搶府衙搶州郡大倉,甚至搶平民......沒有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覺悟,早就死了。

能活一天是一天唄。

他們雖然沒有章法,卻很能拚命,畢竟不打仗也得餓死。

那些征討的將領們也沒辦法,向朝廷索取的錢財也是一天比一天多。

這種玩命的活,不給足好處,是很容易嘩變的。

錢、糧要是供應不足,信不信連他都約束不了不下,待會殺了他從賊,那樂子就大了。

朝廷也是苦不堪言,每次鎮壓,軍隊開拔,人吃馬嚼,都需要支付大量的成本。

甚至平亂後,還得付出一大筆的安撫費。

大量的糧食、布匹,被運往中原的一些大城,安撫人心。

為什麼?

因為吃不飽飯,等軍隊離開,這些人還是會反的。

當然,給了糧食實際上也不能保證這些仁兄不反,也不是人家當反賊當上癮了,主要是現在到處混亂,沒什麼人種地,就算種了地,也會被搶。

而等官府送的糧食吃飯,布匹都做成過冬的衣物,這些人會推舉一個新的領袖,再次高舉義旗,周而複始。

這也就導致中央財政越發吃緊。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原局勢糜爛,就在經過十幾次剿匪不成後,朝廷開始以殺為主的政策。

因為確實沒什麼錢了,在這樣下去,不說中原要不要玩,朝廷得先藥丸。

在強硬的軍事鎮壓下,確實卓有成效。

結果就是中原大地爆發了更強烈,更空前絕後的叛亂。

數以百萬計的流民夾雜著叛軍北上。

和此刻的中原相比,黃河以北的幽燕之地,著實稱得上是“世外桃源”了。

就連幽州本地人都沒想到,自己這邊的名聲竟然這麼快就兩極反轉。

幽州可是曆來被稱為邊鄙之地,曆來被中原腹心之人稱作蠻子的,

卻不想這幽燕之地,地廣人稀,中原大亂後,竟成為難得的偏安之所。

雖不說家家安居樂業,田地還貧瘠,但勉力耕作,至少還能吃飽飯,比中原好上無數倍。

實際上,能夠成功逃亡到北地的人,十不存一。

而這種規模的災民遷徙,對一路上的所有事物,都是毀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