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帝國餘暉——官運(1 / 2)

張漢卿此刻腦中,忽然閃過兄嫂那光潔如玉的臉龐,心中頃刻間更是混亂如麻。

張延年是族中之長,父母早亡,卻兼之一身武勇,頗受鄉人愛戴。

畢竟這亂世已顯,武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再加上他頗通文墨,族中內外,縣衙之中,都極有人望。

一個唾沫一個釘,他說要托付妻子給自己,特別還是病危之際,顯然是早已有所打算。

張漢卿沒有猶豫直接應了下來。

張延年滿臉讚許,張漢卿年齡不大,卻行事果決,是個幹大事的。

自己果然沒看錯人,

他強撐著一口氣,屏退族人、妻子,頃刻間室內便隻有兄弟二人。

“二郎,事關緊要,我長話短說,族中的一些緊要之事,趁我如今還能說話,便盡數說與你聽。”張漢卿和張延年雖不是親兄弟,不過二人感情甚篤,族中稱張延年為大郎,也就是管事的,稱呼張漢卿為二郎。

“我本溪張家,算不上豪強之家,隻能算得上大戶,要真論起來,我是無緣當上縣尉的,你可知其中緣由?”

張漢卿看著堂兄,也是不由一驚。

這大夏國的官員任用,采用的是察舉製,想要當一任六百石的官,必須得舉孝廉才行。

舉孝廉說白了,就是由郡中高官,推舉一個名額到中央審核,審核完成後,才有做官的資格。

這種名額,一般都把持在世家大族手中,從未有過破例。

而縣令,大多都是六百石的官員,必須得由朝廷任命,才能上任。

也就是說,做官的途徑,被牢牢把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上。

縣令以下的官員,也是有講究的。

縣令佐官,常設縣尉、縣丞、主簿,等等職位,一般由本地豪強擔任。

當然,更上一級的世家大族,也能指認族中子弟擔任縣令佐官,自是不提。

而再往下的,被稱作“吏”,從豪強或者大戶子弟中選拔。

階層無比分明。

也能說是另一種的井然有序吧。

張家在本地,隻能算得上大戶,還夠不上豪強之家。

何謂豪強?

家中錢財、仆從無數,甚至能夠供養得起私人武裝,卻無法做六百石以上官的家族。

為何豪強之家不能做大官?

因為世家自己都還不夠分,又豈會分潤給下麵?

說一千道一萬,無非利益使然。

而按理說,縣尉這種官,以張延年的出身,完全是夠不著的。

畢竟狼多肉少,大戶如何爭搶得過更上一層的豪強之家呢?

“我原以為,是本縣的那些豪強之家,缺少有實幹的人才,加上我們本溪縣是小縣,這才讓兄當上這一縣長官,如此看來,其中還有說法?”

“不錯。”張延年歎道。

“規矩就是規矩,能夠打破規矩的,往往是來了更大的規矩,所以我們家才不用講規矩。”

張漢卿不禁皺眉。

既然有如此“規矩”在手,自己的堂兄張延年,為何又會怕這高振高縣令呢?

“我知你心中有所疑問,我現在就把族中往事講與你聽,你且謹記,此事事關家族榮譽,日後隻傳給後任繼任者,莫要讓其他人知曉。”

張漢卿鄭重點頭,眼眸清亮。

“我本溪張家,其實是雁門張家的分支。”

“雁門張家?”張漢卿不由愕然。

雁門張家,乃是並州大族,那是世代簪纓的高門望族,出過好幾任二千石,甚至還有人做過太尉的。

太尉乃是三公之一,中樞地位最尊顯的三個官職之一!

“不錯,因為有此關係,本家中有人瞧得起我,我才得以被暗中照拂,能夠在本溪縣,當上縣尉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