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非盈利組織的創新性使用
在前麵的多頭管理中,多頭不僅有國家職能部門,也包括可以介入的國家級公共機構和非政府組織,如中科院、社科院、中央電視台等媒體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教育學會等協會,這些組織自成體係,在世界遺產的保護與開發上幾乎形同虛設。媒體的呼籲、專家的意見很少能左右決策者的行為,是開發是保護依然故我。然而美國的許多非營利組織(這裏指涉及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的非營利組織)通過與國家公園合作或在國家公園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公園的管理和保護,甚至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一)多個非營利組織共同參與管理
在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裏,參與該公園保護與管理的非營利機構有官方的也有民間的,如冰川自然曆史協會、冰川國家公園協會、冰川基金會、國家公園基金會、冰川學院(民間的)、沃特頓自然曆史協會等。冰川自然曆史協會是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專門成立的組織,負責冰川國家公園的教育、解說、文化和科學項目需要;完全由誌願者組成的冰川國家公園協會,主要負責公園小徑和曆史古木建築維護和其他公園沒有足夠資金完成的項目,每年誌願者幫助完成許多重大的工程,管理著偏僻地區實習護林員基金和偏僻地區保護基金;冰川基金會由國家公園基金會(國會特許的非盈利的美國國家公園的夥伴)倡導建立,作為美國第一個經法律途徑設立的地方基金會,它指引著國家公園基金會支持地方級的各種項目,為公園募集資金。冰川學院作為一個私人的非盈利組織,在增強公眾生態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的同時,負責提供關於冰川自然文化資源的野外生活培訓、講座和工作室。
從分工上我們可以看出這些非營利組織和協會都切實負責公園日常運營和保護的一部分,由於各個協會或者說管理方都是公益性的,利益導向輕,思想統一容易(以保護生態的完整性和真實性為目標),條塊分割也就不嚴重,行動上協調也就比較容易。
(二)社會公眾廣泛監督
除了上述與公園有切身利害關係的非營利組織,還有許多相關的官方或民間的團體、組織和個人時刻關注公園的發展保護,如果一方麵出現問題,各相關組織跟蹤事態發展,直到問題的解決是以維護公眾利益、遺產價值為止,公園常常會出於公眾的壓力而不得不采取有利於公眾利益而對管理保護形成挑戰的決定,這顯然要比我國的協會更負責任,更有影響力。我國的相關協會也應該循此道,名歸而實也至。
(三)誌願者的廣泛使用
由於裏根以後的幾屆政府不斷壓縮國家公園的人員編製和聯邦財政預算,因此1985年以後國家公園管理局開始大力發展誌願者參與機製。由前文可知,沃特頓冰川國際和平公園的許多協會都是由誌願者組成的,誌願者承擔了公園相當艱巨的保護任務,在保護公園的同時,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方麵的資金瓶頸問題,這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不僅如此,從兩個國家的沃特頓湖國家公園和冰川國家公園網站上,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公園均麵向全球招募誌願者,該國際公園的誌願者招募和使用體係已經完備和成熟。我國人口眾多,誌願者機構龐大,但相當一部分誌願者完全處於閑置狀態,形成了嚴重的人力資源浪費。各個世界遺產地或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每年向社會招聘大批誌願者,包括為當地社區老人提供保護兼活動的場所,製度設計完全由各個景區自己製定。這樣做不僅是為了節省人力成本和維護成本,更關鍵的是無形中加強了教育的作用,使世界遺產地真正成為公約中所說的集科研、教育(曆史、藝術、科學)、保護資源為一體,切實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地。這對於像我國這樣仍處於高級知識分子(多劇組嚴重破壞國家級遺產)破壞稀有自然資源狀態的國家來說不僅是急需的,也是必須的、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