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傅斯年與台灣大學(2 / 2)

傅斯年下麵這句話也很有警世作用。他說:“這些年來,大學裏最壞的風氣,是把拿到大學畢業證書當作第一件重要的事,其實在大學裏得到學問乃是最重要的事,得到證書乃是很次要的事。”然而這種風氣由何而來呢?同學們為什麼會把文憑看得那麼重要呢?這恐怕與當局沒有把學校視為尋求真理的地方有關。

三、晚年最重要的一篇文章

校慶過後,傅斯年本來想把自己的辦學思想寫成一本小冊子,但由於事忙,一直沒有完成。為了彌補這一缺憾,他在一九五〇年年初寫了一篇文章,簡明扼要地闡述了這些想法。文章的標題是“幾個教育的理想”,內容分“平淡無奇的教育”“性品教育的初步”和“公平”三大部分,發表在《台灣大學校刊》上。

在第一部分“平淡無奇的教育”中,傅斯年首先引用老子所謂“善用兵者,無赫赫之功;善治國者,無赫赫之名”的話,向全校師生明確表示:“我隻知道一步一步的實實在在的”辦學,不會用蓋禮堂、紀念館等辦法把學校辦得很熱鬧。接下來他闡述了自己辦學的三個原則:一是協助解決學生的生活問題,二是不能讓同學們遊手好閑,三是提倡各種課外娛樂活動。他說:這些意思可以用一句笑話來概括,那就是“有房子住,有書念,有好玩的東西。”校長想讓同學們有好玩的東西,這話多麼親切!

在第二部分“性品教育的初步”中,傅斯年提出了對學生的期望。他說:所謂性品,就是“一個人對人對物的態度。上等的性品,是對人對物,能立其誠”;而所謂立誠,就是教育學生在考察事物、辨別是非時不要自欺欺人。不過,這種教育不是“諄諄然命之”的說教,而是“必須用環境,用知識,用興趣,陶冶他的”過程。不是說教而是熏陶,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傅斯年還說:“我在台灣大學對學生的性品教育,隻說了一句‘講道’的話,就是‘不扯謊’。……這一項做不到,以後都做不到。這一項我確實說了又說,我以為扯謊是最不可恕的。科學家扯謊,不會有真的發現;政治家扯謊,必然有極大的害處;教育家扯謊,最無法教育人。……我所以重視這一個道理,因為做學問是為求真理的,一旦扯謊,還向哪裏,用什麼方法求真理去?沒有智慧的誠實(Intellectual honesty)學問無從進步,至於做人,是必須有互信的,一旦互相詐欺起來,還有什麼辦法?”正因為如此,他認為對個人而言,說謊會毀了他的一生;對社會而言,說謊會毒化整個風氣。而說謊一旦形成風氣,社會豈有不大亂之理?基於這一認識,他號召同學們畢業以後,無論從事哪種職業,“包括政治在內,必須從立信做起”。

文章第三部分提倡公平。隻因這部分內容與當時的學潮有關,而我又不了解這次學潮的來龍去脈,因此就不介紹了。

傅斯年是死在台大校長崗位上的。他死後,胡適予以很高評價,並特別提到這篇文章。胡適說:“他做台大校長的時候,就說過‘一個理想的大學,應該辦平淡無奇的教育’。他有兩句話,第一句是‘自己健康起來’。就是生活改善,加強功課,同時給以正當的娛樂。第二句是‘性品教育’。就是人品、人格的教育,就是‘對人對物能立其誠’‘不扯謊’。”胡適指出:基於對實現現代化的殷切希望,這篇文章表達了“他從青年到晚年根本的認識”,因此“他晚年的思想,值得大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