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正是非,辨忠奸。否則下一代的青年不知所取,今天負教育責任的人,豈不都成了國家的罪人?
抗日戰爭結束後,遠在西南邊陲的北京大學等單位需要盡快返回北平。當時人們把這一行動稱為“複員”。傅斯年逝世後,朱家驊在回憶文章中說:“抗戰勝利,各校複員,北京大學地位重要,我和他商量,想請胡適之先生擔任校長,他也竭力的主張,不過胡先生不能立即回國,結果,又把代理校長推到他的身上。他當時雖表示不願意,但北大是他的母校,而胡先生又是他的老師,我以大義相勸,也不得不勉強答應。”所謂勉強答應,是因為朱家驊與傅斯年商量時,傅的心血管病已經非常嚴重,因此到了胡適回國以後,朱家驊就勸他去美國療養。臨行的時候,傅斯年送他一張照片,還說了一句很沉重的話:“這次出去,能否再見,難說得很,希望以此為念。”聽了這話,朱家驊非常難過,但也隻能表示安慰。
在此之前,傅斯年於北大校慶時曾經表示:蔣夢麟的學問不如蔡元培,辦事卻比蔡先生高明;他自己的學問不如胡適之,但他辦事的能力也比胡先生強。因此他半開玩笑地說:“這兩位先生的辦事,真不敢恭維。”蔣夢麟聽到這番話以後,幽默地對他說:“孟真,你這話對極了。所以他們兩位是北大的功臣,我們兩個人是北大的功狗。”由此可見,朱家驊選擇傅斯年擔任北京大學代理校長,是很有道理的。
傅斯年代理北大校長後,有兩件事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接收校產盡心盡力。
一九四五年九月,傅斯年以北京大學代理校長身份參加在重慶召開的全國教育善後複員會議。隨後他派陳雪屏、鄭天挺、楊振聲、曾昭掄等人回到北平接收北大校產,為學校複員做準備。不久傅斯年也抵達北平。在以後的短短半年中,他還爭取到北大周圍的許多敵偽房產和無主民房,其中包括相公府、東廠胡同的黎元洪故居、舊國會大廈等建築。於是,他在致敵偽產業處理局等部門的公函中稱:“查本校複員在即,需用房屋至為迫切。茲將鄰近本校之敵偽房產地址開具清單,敬希惠察,允將單列各處暫為撥借應用,或訂價購置以濟急需。”在致河北平津區敵偽產業處理局的公函中稱:“查中老胡同三十二號房舍係敵偽產業,經交通部平津區特派員辦公處撥交敝校應用業已接收清楚,相應函達查照,即請賜予備案。”在致李宗仁、孫越崎、熊斌的電報中稱:“本校校址不敷亟等購置民房,擬請將後門、沙灘、馬神廟、南北池子、皇城根、南夾道、南河沿一帶及西四至西單間之敵偽房產盡先撥歸本校價購以資應用。”據陳雪屏回憶,傅斯年經常對他說:“關於行政上的業務,我們應先替胡先生辦好,將來不勞他操心,即以校產為言,他斷不願和別人搶東西的。”這說明朱家驊讓傅斯年代理北大校長,確實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