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布什政府來說,解決聯邦預算赤字問題是其國內政策的當務之急。但是有兩個因素束縛了布什的手腳:一是布什競選時繼承裏根的經濟主張,並為滿足共和黨保守派的要求,強調不增稅並大力提倡削減資本增益稅;上任後他又一再重複不增稅的口號。因此,布什沒有提出任何切實有效的減少財政赤字的辦法,完全接受裏根政府下台前對經濟前景的樂觀預測。二是布什上台不久發生的儲蓄與信貸業危機。為避免觸發更為嚴重的金融危機,布什政府不得不拿出上千億美元以保障儲戶的存款不受損失和拯救儲蓄與信貸業。這進一步增加了財政赤字。其後幾年,在增加稅收和削減資本增益稅方麵,布什迫於國會的壓力隻得一再做出讓步。
1990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在經曆了裏根時代的持續繁榮後,開始出現衰退的跡象:消費疲軟,生產萎縮,失業率上升。到11月,失業人口增加10萬,使失業總人數達740萬,失業率達5.9%。與此同時,物價不斷上升,前10個月的通貨膨脹率接近7%,大大高於一年前4.6%的水平,破產企業已超過4萬家。1991年經濟情況仍無好轉。1992年1月布什提出了振興經濟的一攬子計劃,采取進一步降低利率,以貨幣政策促進投資,削減資本增益稅等措施以及推進美國自由貿易的政策,這對美國經濟走出困境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美國經濟的隱憂———過高的聯邦預算赤字、債務負擔和高外貿逆差並未消除。
美國教育滑坡和在國際社會中競爭力下降是80年代以來社會各界有識之士普遍關注的問題。為此,布什政府提出一套獎勵優秀教師和學校的《優化教育法案》。1990年布什提出了發展教育的4.41億美元的新款項,並計劃在未來5年內為學校教育撥出5億美元的專款,以資助貧困家庭的學前兒童。針對美國基礎科研水平下降的局麵,布什提出了高達710億美元的研究與發展預算。對於成人教育、婦女教育以及少數民族教育,布什也給予重視,並呼籲社會各界提供支持。但由於財力有限,預算捉襟見肘,其教育計劃大部分仍停留在字麵上而得不到具體的落實。
在環境保護和製止吸毒與毒品走私問題上,布什政府采取了不少行動,但同樣因為沉重的預算赤字和債務負擔,而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
1991年11月,布什簽署了一項民權法案。這項民權法案在民權和種族問題上有積極意義,如禁止在招聘雇員的考試中對少數民族采取歧視的做法,但並未使民權組織和少數民族增加對布什的信任。民權和種族問題仍是困擾布什總統的一大難題。1992年4月底、5月初,因一名叫羅德尼·金的黑人青年駕車超速被白人警察毆打而引發了洛杉磯震驚世界的種族騷亂。3天之內,約50人死亡,2,000多人受傷,許多商店被燒、被搶、被砸。州政府無力控製騷亂,隻好請求聯邦政府援助。5月1日,布什總統向洛杉磯派遣了1,000名聯邦執法官和4,000名軍人平息暴亂,5天後布什親臨該城視察。他籲籲解決城市的貧困和種族糾紛。這場種族騷亂雖然平息下去,但它給美國社會造成了深刻的創傷,種族間的隔閡和矛盾仍然存在,這些問題的真正解決顯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