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奎琳於1929年7月28日出生於紐約州南安普敦,她的父親約翰·布維爾是股票經紀人,她在富裕與優雅的環境中長大成人。她的父母在1940年離婚,兩年後她的母親與休·奧金克洛斯結婚。傑奎琳與母親一起住在羅得艾蘭州新港,但與父親的關係也仍然親密。她先後在瓦薩學院(1947~1948年)、巴黎大學(1949)接受高等教育。1951年她獲得喬治·華盛頓大學的藝術學位。大學畢業後,她受聘擔任《華盛頓時代先驅報》的攝影記者,周薪為42.5美元。她父親每月從紐約給他寄50美元津貼,除此之外,還有她祖父在1949年留給她的3,000美元的財產。她本人並不富有,她之所以選擇肯尼迪,是因為肯尼迪在她印象裏是一個有魄力、有遠大抱負的年輕人,更何況他還是一個年輕漂亮的有錢人。傑奎琳過慣了優裕的生活,她的生活中必須有錢,肯尼迪是個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而不僅僅是個遺產繼承人。盡管傑奎琳對肯尼迪的風流多情有所耳聞,但畢竟這位年輕參議員的政治地位、經濟實力和特有的魅力是不可抗拒的。
1953年9月12日,肯尼迪和傑奎琳在聖母瑪麗亞大教堂舉行了有800人參加的盛大婚禮。婚禮有理查德·庫欣大主教主持,他朗讀了教皇庇護十二世對婚禮的特別祝福。新娘的繼父奧金克洛斯先生莊重地將傑奎琳交給了新郎,喜悅的氣氛洋溢整個奧金克洛斯莊園。肯尼迪夫婦婚後去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度了蜜月。然後,沉浸在幸福之中的肯尼迪和傑奎琳搬到了弗吉尼亞州的麥克萊恩定居。傑奎琳穿著非常講究的衣服,言談舉止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不久,一個新參議員夫人的形象在熱鬧非凡的華盛頓社交界出現了。
婚後不久,約翰·肯尼迪先天性的背疾開始發作。到1954年他不得不拄拐杖走路,最後不得不進行一次非常危險的手術(椎肩盤雙融合)。醫生們鑒於這位參議員腎上腺係統不健全,容易受感染,並且會破壞他自身的免疫功能,建議手術分兩個階段進行。但魯莽的肯尼迪要求一次進行,因而大大增加了危險性。在手術期間,他多次出現病危的情況。甚至有一次他已奄奄一息,他的家人和牧師都被叫來,給他做了最後的彌撒,老父親情不自禁地在兒子床邊痛哭起來,新聞界也報道了他的病情。但最後他卻奇跡般地死裏逃生。到了12月份,病情已有好轉,可以住到棕櫚灘他父親的家中去休養。1955年,他又做過兩次背部手術。肯尼迪在病重和手術期間,受到了傑奎琳的悉心照料和不斷的激勵,因此肯尼迪把自己和助手西奧多·索倫森以及幾位大學教授合寫的著作《勇者畫像》獻給了傑奎琳。
由於肯尼迪嚴重的病情給傑奎琳帶來很大的壓力,1955年她流產了。1956年在丈夫失去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提名後不久,她在新港產下一個死胎。而此時,肯尼迪正在千裏之外為他的政治前途而奔忙,傑奎琳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但在丈夫的世界裏,政治和肯尼迪家族始終是第一位的,而傑奎琳顯然是第二位的。盡管在她的婚姻中有這些不愉快的事,但傑奎琳還是努力成為一個好妻子。當時外界謠傳,傑奎琳已厭倦了聽命於丈夫和他的家庭,聽夠了關於她丈夫和許多漂亮女人鬼混的流言蜚語,聲言她要和肯尼迪離婚,從而斷送他的政治生涯。
於是,約瑟夫·肯尼迪給了兒媳100萬美元的補償,以便把他留在傑克的身邊。不過,這則傳言從未得到證實。相反的證據倒有一些。
1957年8月,傑奎琳的生父傑克·布維爾突然死於癌症。一得到消息她就從新港乘飛機去了紐約,肯尼迪則從華盛頓趕到那裏與她一起料理喪事。在葬禮結束後,他又帶上妻子匆匆登上飛機,去忙他的參議員連任競選。